2022年06月21日

|

您当前所在位置: 河南省党史方志网 > 文献资料 > 方志百科

方志资料的整理

来源:中国方志网时间:2023-04-23分享:

  方志资料搜集的同时,要抓紧进行资料的分类和整理。这项工作不能等到资料全部搜集好以后去做,会导致事倍功半,而边搜集、边整理则比较稳妥。

  一 方志资料整理的步骤

  (一)编号登记

  将搜集到的资料进行统一的编号登记,包括日期、登记号、分类号、代码、存放处等。

  登记号,即资料和资料卡片的登记流水号。分类号,即按照方志篇目的编章节目,自行分类。如“编”为ABCD,章为一二三四,节为1234,目为①②③④。如第二编第三章第四节第一目,其分类号即为B三4①。也有的采用连接号“1-2-3-X”编号,其中“1”代表第一编,“2”代表第二章,“3”代表第三节,“X”代表资料卡片流水号(即顺序号)。代码,是对资料类型和来源的一种代用符号,以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为代码。如档案为D,图书资料为T,报纸为B,期刊为Q,稿件为G,口述为K,照片为Z,复印资料为F,抄写材料为C,剪报为J,文摘为W,目录索引为M,期刊目录索引为QW,档案照片为DZ等。代码也可不用,因为资料出处一般都会在资料中交代明白。存放处,就是所摘抄的资料原件存放何处,如省图书馆、地区档案馆和区县方志办等。

  (二)资料摘录建卡

  资料登记之后,应该及时制成资料卡片。资料卡的样式多种多样,各地不必强求一律。但资料卡片上,一般要有这样一些项目:方志篇目的编号,事件发生时间,资料卡检索编号,原文标题,卷宗号或者资料出处的卷、册、期号和页码数,原著作者、译者的姓名和成文日期,资料的来源(藏于何处),摘抄的内容(这是最主要的),摘抄人姓名,摘抄日期,校核人姓名,校核日期,所摘资料页码编号等。资料要边搜集、边核实、边整理制卡。所制卡片要一事一卡。制作资料卡片,历史学家吴晗提出要注意8点:

  1.卡片上要记清楚书名、作者、卷数、篇名、版本、页码。

  2.抄录原文,要加引号;属于自己按原文材料而缩写的笔录,要注明。一般应抄录原文。重要的史料,抄后还要核对原文,以免脱误。

  3.材料抄在卡片上后,要解决材料本身的确切年代、时间,或者大致的时间,应醒目标明,否则这张卡片就没有使用价值。

  4.一张卡片抄录一个问题的材料,不能把许多不同的问题抄在一起;而抄录的内容,要选取能说明问题的,不是有文必录。

  5.每抄录一段资料,做一张卡片的时候,要根据它本身所反映的问题,自己加上小标题,指出这段史料属于什么问题,以便分类、合并。

  6.不同史籍、不同作者对某一问题的记载不相同的,要抄;约略相同的也要抄;完全相同的可以不抄,但也要写张卡片,注明它与何种史籍的记载完全一致。这对于问题的考辨是有益的。

  7.作史料卡片,关键在于科学的分类。不分类,问题便无法综合、分析。如“明代军屯”可为一大类,但其中包括的问题很多,又应该把它再细分为若干小类。同类的卡片集中在一起,就可看出眉目,或发现史料不足,继续搜集;或问题分明歧异,可去考证;或牵涉其他人和事,仍可再细分出更小的类目,进一步查找资料进行研究。类目分得越细,说明问题越来越深入。搜集的史料丰富了,问题明晰了,当然可以写出东西,并没有什么奥妙。

  8.卡片要经常翻阅,因为此时与彼时对史料卡片内容的认识,往往不同。闪光的思想,容易转瞬即逝,尤应立即捕捉,明确标明在卡片上。而且经常翻阅,即可明阙失,又能启联想,诱导人们发现新的问题。这需要自己动手,就是:自己抄写,自己分类,自己翻阅,自己思考。

  (三)资料卡片的编排

  资料制卡以后,应该以篇目先后次序编排保存。这样编排好处很多,看起来、用起来都比较方便,特别是可以经常检查还有哪些缺漏,以便进一步搜集、寻找资料。

  二 方志资料整理的方式

  (一)方志资料整理的基本方式

  方志资料整理的基本方式有两种,即资料长编和方志初稿。从首轮新方志的编纂来看,有的地方发文硬性规定,在编写方志初稿之前,必须先要编资料长编,然后才能进入方志初稿的编写阶段。用这种模式修志,它的运行方式是“资料→长编→志稿”。但也有一些地方并没有作此硬性规定,所以有不少地方在资料搜集之后,直接进入了方志初稿的编写阶段。用这种模式修志,它的运行方式是“资料→志稿”。

  (二)方志资料整理的其他方式

  除长编和志稿两种基本方式以外,方志资料的整理还有其他方式。这些资料,是修志过程中的中间产品,可以通称为地情读物。据统计,单2004年度全国所编地情读物就有874种,其中省级89种,市级261种,县级524种。上海市自新方志编纂开始至2006年底,先后形成两百多种地情读物。编撰地情读物的好处有两个方面。一是可以为现实服务。由于地方志书的成书周期比较长,一部志书从发动开始到正式出版,往往需要短则四五年、长则七八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如果等到志书出版后再去为现实服务,实在太晚。所以,在地方志书编纂的过程中,先编撰一些地情读物,是一件大好事,也是地方志工作为现实服务的重要表现形式。二是有利于广泛核实修志中搜集到的方志资料。地方志书是要传之久远的,最好没有差错。而现实的情况又是方志资料中差错多多,如果立即写成志稿、

  志书,志中就难免有差错。在两者之间增加一道工序,把已经到手的资料先公布到社会上去,就会有更多的读者关注此事,如果见到事情有出入,必然会提出来,编辑部就有进一步核实修改的回旋余地,而一旦志书出版,再想修改就非常困难了。地情读物的具体形式多种多样。

  1.编印资料刊物

  地方志资料刊物有多种多样。一种是方志通讯刊物,如全国有《中国地方志》,地方也都有这类刊物,如《北京地方志》、《上海志鉴》(后改名《上海地方志》)、《天津史志》、《江苏地方志》、《新疆地方志》、《沧桑》(山西)、《黑龙江史志》、《浙江方志》、《福建史志》、《河南史志》、《今古大观》(吉林)、《湖北方志》、《巴蜀史志》、《史志林》(贵州)、《湖湘春秋》(湖南)、《广西地方志》、《陕西史志》、《西藏地方志》、《广东史志视窗》、《海南党史与方志》、《宁夏史志》等。这类刊物上虽然刊登方志论文较多,但也有一定数量的方志资料。另一种则主要刊登方志资料。如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先后编有《上海滩》、《上海研究论丛》,安徽省地方志办公室编有《志苑》,河南省地方志办公室编有《中州今古》等等。

  2.专题汇编

  这种形式是地情读物的主要编写形式,数量众多。以江苏省地方志系统为例,2004年就编有30多种,包括省地方志办公室的《江苏地名溯源》,扬州市的《扬州民俗》、《东西南北扬州人》、《当代扬州人》,江都市的《奋进中的江都》,常州市的《巾帼华章——常州籍全国“三八”红旗手传记》,溧阳的《采古撷今话溧阳》、《溧阳指南》,金坛的《金坛名人》、《王健王嘉廉及其家族》,镇江市的《镇江为民办实事项目集锦》,句容市的《新句容传奇》,连云港市的《海州方言》、《大潮奔涌——连云港开放二十周年纪实》,南通市的《南通走向世界》、《南通与世界大城市》、《青墩文化》,南京市江宁区的《走进新江宁——江宁手册》,泰州市的《海陵大事记》、《银杏之乡》,盐城市的《东方盐文化》,淮安市的《锦绣淮安》,无锡市的《无锡历史上的今天》、《无锡劳模风采》、《无锡藏书家》等。

  3.广播报刊影视

  在编纂地方志书的同时,地方志编纂部门经常与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社、杂志社甚至电影制片厂等合作,在报纸上开辟专栏介绍地情资料,在电视台举办地情知识竞赛,在广播中宣传地情、开办地情讲座,并拍摄有关地情的纪录片、风光片、旅游片、人物片甚至是电影故事片、电视连续剧,有的还制作成多媒体光盘等。以这种方式整理的资料,受众面特别广,既为现实服务,又可以最大限度地征求修改意见。

  (编校:黄昭晖 审核:张晶萍 排版:刘云锋)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