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21日

|

您当前所在位置: 河南省党史方志网 > 宣传教育 > 中原英烈

于文斌:冀鲁边党组织创建人之一

来源:河南英模志时间:2023-03-24分享:

  于文斌(1916~1938),本名余士珍,又名余振芳、于启明,息县临河店人。出生于地主兼商人家庭。幼读私塾,1927年转入临河高等小学读书,因聪明好学,成绩优异,1929年高小毕业后,考入开封省立第一中学。九一八事变后,开封学生罢课,要求蒋介石政府停止内战、出兵抗日、收复失地,于文斌受到很大教育。

  1932年初中毕业后,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福中煤矿私立焦作中学高中部。当时,于文斌家拥有土地200多亩,兼营"余顺兴"盐庄。他的父亲希望儿子能早日学成归来继承家业,把"余顺兴"庄号保持下去,但他为了革命事业没能遵循父亲的愿望,不顾父亲的强烈反对,坚持走上革命的道路。

  于文斌在私立焦作中学高中部上学期间,待人诚恳,成绩出众,在同学中享有较高威信,被选为焦作中学学生自治会主席。当时,担任国文教员的李耀先(又名李常青)系中共焦作中心县委书记,常在课堂上向学生们宣传马克思主义,讲授抗日救国的道理,介绍一些进步读物和高尔基的作品。于文斌受到老师的感染,常向李耀先借阅进步书刊,从中寻求新思想。于文斌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打土豪分田地的政策有所耳闻,曾与同学王鹏华(又名王国良,现名彭施鲁)说:"如果红军打土豪打到我的家门口,我会站在红军一边,绝不当地主的孝子贤孙。"在自己的作文中,曾吐露出爱国激情。李耀先发现后,决定将于文斌作为共青团员的发展对象,并派焦作工学院学生、共青团员张滨黄、陈荻罗与于文斌联系。在党、团组织的帮助下,于文斌等人很快发起成立了"读书会",利用该会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抗日救国思想,组织阅读俄国十月革命后出版的文艺作品《铁流》、《毁灭》、《母亲》和鲁迅、茅盾、巴金、郭沫若等进步作家的作品。通过创办读书会,他的思想觉悟和组织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1934年夏,于文斌由陈荻罗介绍加入共青团。为扩大革命影响,于文斌利用学生自治会的名义,领导与组织各班同学出墙报、演话剧、贴标语,宣传抗日救国,揭露蒋介石卖国罪行。由于他的积极工作和热情帮助,许多青年走上了革命道路。同年10月,因叛徒出卖,中共焦作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陈荻罗被捕,李耀先在进步人士的帮助下,避险去北平。11月,于文斌亦离开焦作去北平,与李耀先接上关系,继续从事革命斗争。

  1935年夏,于文斌进入华北学院求学,以此作掩护,全力从事革命活动。他置安危于度外,整天在外奔走,联络外地到北平的学生,帮助他们恢复组织关系。他还介绍了许多进步青年加入北平市共产党的外围组织"左联"。此时期,于文斌按照北平市党组织的指示,一方面积极发动组织学生进行抗日救亡的宣传活动,另一方面积极学习,秘密学习《共产党宣言》、《政治经济学》、《哲学》等马克思主义著作,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写下了几十万字的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一二·九学生运动爆发时,于文斌参加了反日爱国游行。当游行队伍行至王府井大街时,遭到反动军警的竭力阻拦,受到高压水龙头的冲击,于文斌与游行队伍奋力前进,与军警进行搏斗。国民党当局被迫将"冀察政务委员会"成立的日期推延一星期。16日,于文斌与北平爱国学生一道,再次参加游行示威。游行队伍行至前门大街,国民党军警鸣枪威胁,于文斌毫不畏惧,与游行队伍继续向宣武门行进。此时,城门紧闭,于文斌质问国民党反动军警:"抗日有什么罪?"经过爱国学生的抗议斗争,迫使国民党当局在12月16日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的计划不得不再次延期。

  1936年4月10日,于文斌与关山复等成立新的一届共青团北平市委,于文斌任书记。半月后,根据中共中央决议,撤销白区共青团组织。5月,于文斌(此时改名余振芳)转为中共党员,担任中共北平市委组织干事、市委大学部书记,负责组织领导城内各大学党的工作。1937年1月,由于房东向特务机关告密,于文斌被捕。入狱后,他相信抗日无罪,更加坚定了跟着共产党革命到底的决心,虽然受尽折磨,但始终坚贞不屈,仍利用一切机会做党的工作,鼓励被捕的狱友要坚持斗争。

  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危在旦夕。7月28日,于文斌耐心说服一位看守,将他扮成狱卒放出监狱。出狱后,即找到李常青汇报了出狱的情况。因于文斌的身份已经暴露,李常青决定将他转移到抗日斗争的最前线山东。中共山东省委遵照刘少奇关于开辟冀鲁边地区抗日工作的指示,派于文斌和赵明新前往接收原河北津南特委和山东鲁北乐陵中心县委所辖的11个县的组织关系,筹建鲁北特委,组织抗日武装和发动抗日武装起义。9月,于文斌从济南到冀鲁边区,迅速恢复和发展各县党的组织,开展抗日救亡活动。与津南特委负责人马振华、邸玉栋一起,成立中共鲁北特委,于文斌任书记。10月,鲁北特委改为冀鲁边工委,于文斌继任书记。此时,韩复榘、沈鸿烈实行不抵抗政策而逃跑,日军占领了冀鲁边。日军与汉奸的残暴罪行,激起人民的反抗怒潮。于文斌根据上级指示,深入发动群众,积极准备武装起义。先后在盐山、庆云、无棣、宁津、沧县、南皮、东光、乐陵等县成立抗日救国会,联合广大爱国人士参加抗日。11月,于文斌和共产党员傅炳翰、王俊峰等争取和改造了一些掌握在爱国人士手中的地方武装,以此为基础,领导成立了游击小组,积极进行抗日活动。在于文斌和冀鲁边工委的组织推动下,盐山的旧县镇、乐陵的黄夹镇及宁津、庆云、无棣等县的地方武装在旧县镇集结,举行抗日武装起义,成立华北民众抗日救国军,兵员达1000余人。根据毛泽东关于"整个华北工作,应以游击战争为唯一方向"的指示,于文斌任华北民众抗日救国军政治部副主任,做军队中的党委工作,从而突出了党对这支抗日武装的领导,后救国军发展成为冀鲁边抗日武装的主要力量。

  在抗日救国会、救国军发展壮大的同时,边区各县伪军和土顽武装蜂拥而起。救国军被限制在以旧县镇为中心的狭小区域,部队的给养发生困难。1937年11月,为了摆脱困境,于文斌在盐山县卢少刚村主持召开了冀鲁边工委扩大会议,会议决定救国军要"大踏步前进,大踏步后退",灵活机动地开展平原游击战争。会后,救国军进攻盐山,攻打庆云,奇袭无棣,围攻乐陵,转战宁津、东光、南皮,消灭了部分土顽和大量伪军,壮大了自己,获得了立足之地,军威大震。救国军的迅速发展壮大,使敌人非常惊慌。日军任命伪军头目刘佩臣为华北联军副总司令,还特地从东北调来程国瑞的一支伪军归刘指挥。同月,刘佩臣率部千余人进攻盐山县东南望村、五铺、叶茂李一带十几个村庄,企图围歼抗日救国军。于文斌和救国军领导人研究决定,由六团、特务团组成若干股,乘夜袭击敌人,毙伤伪军多人,刘佩臣率残部逃回沧县。12月,为了进一步贯彻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使救国军迅速发展壮大,冀鲁边工委在盐山县杨小营村召开扩大会议。于文斌主持会议,经过充分讨论,决定接受部队整编,改华北民众抗日救国军为"国民革命军别动总队第三十一支队"。会议认为,救国军名义虽改变了,但由共产党领导的性质并没有改变。这样还便于和那些思想上以国民党为正统的地方势力搞统一战线。工委决定,三十一支队整编为一、二、三路和一个特务团,各路和特务团的负责人全部由共产党员担任。

  1938年1月下旬,冀鲁边工委决定解放边区重镇盐山,三十一支队派300多人猛攻县城,经过激烈战斗,歼日军30余人、伪军400余人,盐山县城解放。军队进城后,开仓放粮,救济贫苦百姓,惩治汉奸,同时建立盐山县抗日民主政府。继而,又连克无棣、乐陵、庆云县城,建立了乐陵、庆云、南皮三县抗日民主政府。2月7日,日军调驻沧县的伪满洲国自治军刘芳庭部千余人围攻盐山县城,疯狂报复。战斗持续了7昼夜,打得十分激烈。于文斌等率领三十一支队一部在地方爱国武装配合下,取得最后胜利。在这次战斗中,于文斌不幸身负重伤,于5月牺牲,年仅22岁。

  于文斌牺牲后,他的灵柩被安葬在盐山县崔家口镇。新中国成立后,中共山东省盐山县委又把他的灵柩迁葬到盐山烈士陵园。


责任编辑:姜静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