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21日

|

王冠:推动革命文物与高校思政教育高质量融合发展

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作者:王冠时间:2022-12-06分享:

  2022年12月6日,河南日报客户端刊发中共河南省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王冠的署名文章《推动革命文物与高校思政教育高质量融合发展》。全文如下:

推动革命文物与高校思政教育高质量融合发展

王冠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革命文物承载着党的百年荣光,记录着党的奋斗历程,蕴含着党的初心使命,铭刻着党的红色印记,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鲜活教材。保护利用好革命文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让广大青年与革命文物面对面,有助于零距离了解革命故事、体会革命记忆、感悟革命精神、弘扬革命文化,激发奋进动力,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高度重视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和思政教育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

  在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方面。无论在硝烟弥漫、异常残酷的革命战争年代,还是筚路蓝缕、艰苦创业的社会主义建设等时期,我们党都始终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秉承高度文化自觉,把革命文物作为文物保护的重要内容。土地革命时期,中央苏区在异常艰苦、残酷的反“围剿”斗争中,依然收集、保护了大量有纪念意义的物品、史料,并专门创建博物馆。1937年,毛泽东同志和朱德同志签署发出了征集红军文物和历史资料的通知。不少革命前辈用生命守护我们党的宝贵革命文物,比如:我党早期珍贵文献守护者张人亚。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他冒着生命危险将一批党的珍贵书报文件秘密送回老家,其父用“衣冠冢”的方式保存了二十多年,这批珍贵文物一共有36件,其中包括《共产党宣言》最早的中译本,《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大会决议案》,成为记录二大的孤本文献,里面的中共第一部党章,更是弥足珍贵。再比如:鄂豫皖苏区的老前辈王霁初创作出了著名革命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1933年长征途中,本来已经冲出封锁线,但装有手稿的袋子丢了,他说“那是他的心血,他的命,是党的财富”,执意返回找寻而壮烈牺牲。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可以说,每件革命文物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都是一座“精神宝藏”,铭刻着我们党的梦想和追求、情怀和担当、牺牲和奉献,汇聚成我们党的红色血脉。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接连颁布系列文件,逐步建立文物保护制度体系;改革开放初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颁布施行,中国文物事业步入法制化轨道。

33.jpg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到地方考察调研时,多次专程到革命圣地、红色旧址、革命历史纪念场所,瞻仰革命文物、倾听历史回响,并多次就文物工作、革命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要求切实把革命文物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

  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鲜明特色和突出政治优势。党的一大通过的党的第一个决议,把发展工人组织和工人运动作为党的基本任务,提出“党应在工会里灌输阶级斗争的精神”“教育工人,使他们在实践中去实现共产党的思想”。同时,针对人民群众、人民军队、党员干部等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在红军大学、苏维埃大学、抗日军政大学等开设“党的建设”“中国革命运动史”等课程,在解放区小学、陕甘宁边区中学开设“政治常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强大的思想政治基础。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进一步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在全社会开展关于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毛泽东在基层调研时进一步强调,全党都要加强政治思想工作。我们党把“中国革命常识”等列入中学教学计划,在高校开始“中国革命史”“马列主义基础”等。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先后出台10多个关于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文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逐步走上了一条科学化、专业化、制度化的新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高度提出了许多关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论断和新思想,强调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特别是非常关心办好思政课这件事,深刻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党中央和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等重要文件,提出了明确要求。

  推动革命文物与高校思政教育高质量融合发展恰逢其时

  推动两者高质量融合有内生动力。一方面,革命文物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注入了新活力。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着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文物背后的鲜活事例、感人事迹、历史文化等,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而生动的“活素材”;革命文物所蕴含的红色精神,再现了革命先辈流血牺牲、奉献奋斗的高贵品质,展现了他们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体现了我们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锻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深厚力量,将其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形象而直观、震撼而有力,呈现出蓬勃的生命力、吸引力、感染力,能激发学生思想波动和情感共鸣,进而增强情感认同,引导广大青少年深刻体悟红色江山来之不易,清醒认识社会主义是拼出来、干出来、拿命换来的,不仅过去如此,新时代也是如此,有利于树立正确价值观。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提供了新路径。文物的活力在于融入生活、回归社会、服务人民,“走”出深闺才更有生命力。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文物搞保护不是一动也不动,提出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革命文物是重要的红色资源,对其保护利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发挥其强大的育人功能,加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初心使命,教育广大青少年增强“四个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在数字化时代,VR、裸眼3D等新的技术手段及消费形式层出不穷,一方面,枯燥单一的陈列和传统的走马观花式参观已经稍显落伍,人民对革命文物体验需求有新的期望;另一方面,新技术、新形式也为革命文物走出去提供了新途径、新方法。

22.jpg

  推动两者高质量融合有一定基础。一方面,基本摸清了革命文物底数。河南是中国共产党活动和建立组织较早的省份之一,红色资源丰富,革命文物、遗址遗迹遍布中原大地。为全面了解河南红色资源,掌握革命遗址基本情况,从2009年起,原河南省委党史研究室对全省革命遗址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普查,共普查革命遗址2407处,对每处革命遗址的名称、位置、使用状况、周围环境等基本信息以及图片和文字资料进行了登记,基本上摸清了全省革命遗址的数量、分布特点、保护利用情况。近年来,我省的革命文物展示展陈也渐成体系。目前省文物局已公布两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366处和可移动革命文物7756件,多角度全方位生动展示了百年党史的艰辛历程、辉煌成就、伟大精神,革命文物日渐成为传承红色基因的闪亮名片。另一方面,积极推出了一批研究成果。近年来,围绕挖掘革命文物价值,让革命文物“活”起来,我省聚力打造了一批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如大型民族歌剧《银杏树下》,情景剧《传承》,话剧《红旗渠》,音诗画《不曾忘却的城市记忆》等等,都讲述了革命文物背后的党史故事,以此厚植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党爱国情怀,让红色文化深入人心。为推动革命文物研究、保护利用,原河南省委党史研究室联合相关部门编撰了《河南红色旅游发展研究》《河南省革命遗址通览》《河南省红色旅游指南》《河南省主要革命遗址地图集》等工具书以及《河南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解说词集萃》《讲述中原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河南省重要党史资源谱系展示》《讲好“四个故事”》等通俗读物;省内一些高校、干部学院也依托革命文物,对重要党史事件和党史人物展开深入研究并取得丰硕成果。这些都为推动革命文物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融合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推动两者高质量融合有了初步尝试。围绕借力革命文物,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去年恰逢党的百年华诞,各方进行了一些探索,外地也有一些先进经验。一是把可移动文物请出“橱窗”,走进学生身边。中共一大纪念馆深化馆校合作,开展“百物进百校,百讲证百年”活动,精选一批革命文物,走进高校、中小学和师生“零距离”见面,学生们在言之有“物”的思政课上“零距离”致敬“最可爱的人”。比如:在上海交大医学院,珍贵文物——抗美援朝战场上M1903步枪首次进入大学课堂。1950年10月,来自上海的支前汽车驾驶员李增祥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凭这支步枪和五发子弹击落了美军一架战机。让学生直观而深切地感受革命先辈们所经历的残酷战争和他们身上不怕牺牲、英勇奋斗的精神,深刻认识没有老一辈人拼命干,没有他们付出的鲜血乃至生命,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二是创新方式方法,吸引学生走进文物。去年以来,河南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红色教育基地、中共党史教育基地以及博物馆、纪念馆等积极创新方式,增教育实效。比如: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依托2000多件革命文物举办大别山革命文物陈列展览,吸引大批学生参观学习,入选中宣部、国家文物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精品展览”;组织开展的“红色基因代代传”研学活动,入选全国文博社教百强案例。比如:八路军驻洛办事处创新“眼耳脚口手”五官联动教育模式,以感人至深的人物故事为素材,推出全景沉浸式党史教育课程,革命文物与人“面对面”书里的故事变成了真实画面,新鲜而生动,非常有教育意义,受到人民群众和青少年学生的欢迎,被评为第三届(2021)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优秀案例。三是积极参与创作,引导学生致敬革命文物。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创作党史精品,讲好讲活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用自己的感悟和行动致敬革命文物背后的英雄先烈。比如:去年原省委党史研究室与省广播电台联合邀请大学生参与挖掘与杨靖宇等有关文物背后的故事,亲身演艺创作《那时的你》大学生红色舞台剧实境记录节目,社会反响热烈,全网阅读量突破15亿,人民日报客户端等国家级媒体予以报道,微博话题先后21次登上热搜。剧组还到河南大学等现场取景拍摄,可以说这也是一场生动的思政课。

  加快推动革命文物与高校思政教育高质量融合发展

  突出政治导向,让“两者融合”有正确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政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谈及思政课教师素养,提出的第一条标准就是,政治要强,强调“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对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第一条原则,就是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强调“政治引导是思政课的基本功能”。因此,在推动“两者高质量融合”的过程中,要始终把突出政治导向贯穿始终,坚持政治原则,坚定政治方向,确保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深化文物研究,让“两者融合”有源头活水。如果没有持续深入的革命文物研究和挖掘,两者高质量融合就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也就成了一句空话。现在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创新不够,存在教学内容不灵活不丰富等问题,有些引用的故事千篇一律,失去吸引力、感染力。这就需要深入研究、充分挖掘学生身边的新的文物背后的故事,拉进文物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要精选一批百年党史中具有河南特色,蕴含河南红色精神(大别山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的文物,发挥好革命文物协同基地等平台作用,加强文物理论研究,推出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创作一批高水平文创精品,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鲜活素材。

  精编思政课程,让“两者融合”有抓手载体。思政课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可以引导高校结合自身特色优势,创造富有校园特色的校本思政课程。我省不少高校都是百年名校、古老学府,在河南百年党的历史中具有重要地位。比如:河南大学,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先生曾来到当时的中州大学(今天的河大),这里诞生了“河南高校第一个中共党支部”,涌现出嵇文甫、王毅斋、邓拓、马可等先进人物,抗日救国、爱国民主、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红色基因深深流淌在河大人的精神血脉中,也留下了不少革命文物,河南大学也专门建立了校史馆。这些都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深化思政教育的鲜活教材。可以将中共党史学科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高度融合红色基因与百年人文积淀,创立一批富有高校特色的思政校本课程,激励师生们从中汲取丰厚营养及砥砺奋斗精神,激发更加强烈的爱国爱党爱校热情。

11.jpg

  突出改革创新,让“两者融合”有拓展渠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青少年是最活跃的群体,思政课建设要想改革创新要活力。要让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科技化、立体化、多样化,可以借鉴外地经验,把革命文物、老战士请到课堂上,让老战士用亲身经历讲身边的革命文物;也可以走出课堂、走出校园,把思政课搬到博物馆、纪念馆、红色研学基地等,前不久教育部联合国家文物局等8部门首批453家“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河南有河南博物院、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焦裕禄纪念园等20家。博物馆、纪念馆、实践基地可以根据学生特点,借力新媒体,糅合新技术,让革命文物插上科技的翅膀,活起来,火起来,吸引更多学生现场观文物、悟精神、受洗礼。

  坚持联动发力,让“两者融合”有发展平台。思想政治教育是全社会共同的“必修课”,可以建立相关部门、高校共同参与、联动发力的平台机制,帮助高校加强与宣传、文物、党史等部门,以及博物馆、纪念馆等场馆的交流,在党史学科建设、特色思政校本课程建设、革命文物研究等方面强化合作,让文物融进思政课本、走进思政课堂,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做到知史与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相统一,努力做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责任编辑:夏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