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21日

|

您当前所在位置: 河南省党史方志网 > 学术研究 > 党史研究

王黎锋:伟大建党精神与大别山精神

来源:省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作者:王黎锋时间:2022-10-31分享: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一百年来,党坚持性质宗旨,坚持理想信念,坚守初心使命,勇于自我革命,在生死斗争和艰苦奋斗中经受住各种风险考验、付出巨大牺牲,锤炼出鲜明政治品格,形成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保持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不断提高。”[①]在伟大建党精神指引下,从1921年到1949年的28年间,大别山地区的党组织活动从未间断,党领导的革命武装斗争从未间断,革命根据地建设从未间断,这里的英雄儿女百折不挠、顽强斗争,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重要贡献,用生命和鲜血铸就了以“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进、勇当前锋”为主要内容的大别山精神,它是伟大建党精神在大别山地区的延伸和呈现,是中国共产党精神之源的具体形态和生动诠释。

  一、大别山精神是在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同困难作斗争,是物质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对垒。”革命精神属于认识范畴,属于人们对客观事物规律性的认识,其最根本最原始的来源是革命斗争实践。大别山地区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与作用。从以董必武、陈潭秋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在大别山播下革命火种,到开辟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鄂豫皖苏区根据地,创建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主力红军,再到成为中原抗战的中流砥柱,直到中原突围拉开解放战争序幕,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大别山创下“28年红旗不倒”的革命奇迹。大别山精神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又对大别山地区的革命斗争又起到了重要的思想凝聚、人格塑造、意志锻造、作风锤炼、信仰支撑的作用。

  (一)现实基础:大别山地区人民备受压迫的悲惨境地

  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之后,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从那时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就成为中国人民的两大历史任务。在大别山地区,大部分土地被地主阶级占有,地主的贪婪剥削,土豪劣绅的无情压榨,贪官污吏的苛政暴政,军阀政府的无休止勒索,造成农民日益贫困直至破产,无产者和半无产者队伍不断扩大,这就不能不激起他们对统治者的强烈反抗和对封建土地占有制度的无比憎恨。大别山地区的劳苦群众进行多次反抗斗争,虽然历遭失败但从未停止,表明广大农民具有极大的革命积极性。这种自发的反抗斗争,一旦得到先进阶级及其思想的引导,必然会发展成为群众组织起来为争取自身解放而斗争的革命洪流。特别是大革命时期这一地区农民运动的深入开展,提出了解决土地的问题。这一问题虽然未能得到根本解决,但已经在农民的思想中产生深层次影响,为后来开展土地革命奠定了基础。党的“八七会议”召开以后,在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指引下,为了从政治上经济上求得翻身解放,大别山地区的广大农民很快重新组织起来,跟着共产党投入新的战斗,表现出顽强的战斗精神。

  (二)理论基础:大别山地区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坚信马克思主义真理、坚定共产主义理想,是共产党人思想和行动的导航标、定盘星。大别山地区马克思主义传播较早,党组织发展比较快,群众发动比较充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这一地区的革命实践相结合过程中,铸就了大别山军民追求理想、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以董必武、陈潭秋、高语罕等为代表的早期共产党员,武汉、上海、北京等地的早期党组织,对这里的建党活动给予指导与帮助。1921年7月,代表武汉共产主义小组出席党的一大的董必武、陈潭秋返回湖北后,积极发展党的组织。1922年春,陈潭秋回家乡黄冈县发展党员,成立了大别山地区最早的地方党组织中共陈策楼小组。此后,武汉、广州、北京、上海等地的党组织陆续增派党员到这里从事建党工作,使得这里的党组织不断发展。比如,豫东南地区到1925年初夏,信阳地委下辖信阳、光山、罗山、商城、息县五个县的17个支部;皖西北地区到1926年6月,六安、霍邱建立了两个特支、一个特组,寿县建有三个特支、支部;鄂东北地区到1927年5、6月间,由支部、特支、地委沿革为县委或由特支扩建为县委的就有黄安、麻城等11个县。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大别山地区的先进分子集合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积极投身群众斗争实践,到工人中调查生活、宣传革命、办学校、办工会,初步积累了群众运动和武装斗争的经验。

  (三)实践基础:大别山地区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

  百年峥嵘,一个个“不可能”之所以变成“可能”,靠的就是在黑暗中相信光芒、在绝境中开辟新路的力量。大革命失败后,在党的“八七会议”精神指引下,大别山地区的红军和革命群众,高举土地斗争和工农武装割据的旗帜,英勇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相继举行了黄麻、商城、六霍等武装起义,建立了鄂豫边、豫东南和皖西三块革命根据地。1930年,鄂豫边特委、红一军、鄂豫皖边区苏维埃政府相继成立,标志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正式形成,从而使鄂豫皖三省党组织共创整个大别山地区工农武装割据的夙愿成为现实。从领导上看,这是继中共湘鄂赣特委之后建立的第二个跨三省区的特委,使鄂豫皖边区的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集中统一于党的领导。从根据地的发展上看,把分散于大别山区的三块革命根据地结成一个有机整体,能够更好地发挥整体优势,并充分利用大别山区域的重要战略地位和有利条件,进一步发挥其“一面可以控制平汉铁路,一面可以截据长江交通,有直接威武汉,进而与全国红色区域打成一片”的重大作用。从红军的发展上看,分散的三支红军统一了指挥,既有利于提高红军的整体作战能力,又便于集中兵力展开大规模的革命战争。[②]1932年10月,鉴于第四次反“围剿”后革命形势的变化,红四方面军主力撤离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留守大别山的中共鄂豫皖省委确立了独立坚持斗争的方针,重建红二十五军,创建红二十八军,继续坚持革命斗争。1934年11月,在第五次反“围剿”失利情况下,中共鄂豫皖省委奉命率领红二十五军踏上漫漫长征路。留在大别山区的红二十八军在长期与党中央失去联系、根据地屡遭国民党军“围剿”和“清剿”的险恶环境中,坚持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大别山地区经历四次主力部队转出,而每一次主力部队离开后仍有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坚持革命斗争。为了砸碎旧世界、建立新社会,大别山区英雄儿女们矢志不渝、革命到底,屡败屡战、愈挫愈勇,以悲壮牺牲造就苦难辉煌,让革命的红旗始终高高飘扬。

  (四)力量基础:大别山地区诞生的英雄人民军队

  革命精神的熔铸,靠的是无数革命先烈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对党的事业无比忠诚、不怕流血牺牲敢于夺取胜利。大别山地区是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英雄部队的诞生地,这些红军部队经受反“围剿”、反“追剿”、反“围攻”等无数次血与火的考验,是党领导下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队伍。红25军是胜利到达陕北的第一支红军部队,是唯一一支长征结束时部队人数多于出发时人数的队伍,被誉为“北上先锋”。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从鄂豫皖苏区根据地走到陕北的红四方面军改编为八路军129师,红二十五军改编入八路军115师,大别山区的红二十八军改编为新四军第4支队,一部分红军部队改编为新四军第五师,奔向抗日的主战场英勇御敌,成为党领导抗战的重要力量。解放战争时期,从鄂豫皖苏区根据地走出的红军成为人民解放军的骨干力量,分别编入野战军部队,为建立新中国立下了不朽功勋。在长期的血与火的革命斗争中,造就了一大批忠于党和人民的事业、富有治党治国治军经验的领导干部,为人民革命战争的胜利、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建立了卓越功勋,被誉为“红军的摇篮”“将军的故乡”。其中,红四方面军被称为“百将团”,红25军被称为“百将之军”,红安、金寨、新县、大悟、六安为全国著名的将军县。

  二、大别山精神与伟大建党精神一脉相承,体现了伟大建党精神的基本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视察时强调,鄂豫皖苏区根据地是我们党的重要建党基地,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等都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总书记的重要论述,高度肯定了鄂豫皖苏区根据地的历史地位,肯定了大别山精神在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的地位。大别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根本宗旨、政治本色的集中反映,是对伟大建党精神的继承与发展,是大别山地区军民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具体表现,其基本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守信念

  伟大建党精神中的“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对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的集中表达,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党的指导思想和最终奋斗目标的不变遵循。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坚守共产主义理想,坚定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③]

  大别山地区的军民正是凭借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凭借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党的绝对忠诚,凭借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在残酷的革命斗争中经受住了血与火的考验,无论经历多少磨难,这一地区的革命斗争不断、革命火种不灭。俄国十月革命后,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先驱董必武、陈潭秋、恽代英等就开始在大别山区传播马克思主义,此后大别山区党组织不断发展,鄂豫皖苏区根据地成为我们党的重要建党基地。在党的领导下,这里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在艰难曲折的斗争中,无论处于顺境还是逆境,始终保持对党忠诚、坚守信念的高贵品质,“一根筋,不二心”,初心不改,不屈不挠。红二十五军“军魂”吴焕先入党后,为了表达对共产主义的执着追求和坚定信念,将自家佃户租地契约和债务借据烧光,义无反顾地走上献身革命的道路。戴克敏、曹学楷、徐朋人等“土马克思主义者”,虽然生命短暂,却始终抱持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朴诚勇毅、不胜不休。鄂豫皖苏区根据地第四次反“围剿”失利,红四方面军主力被迫离开大别山向西实行战略转移。红军主力转移后,留在根据地的鄂豫皖省委确立了独立坚持斗争的方针,进行坚持和保卫根据地的斗争。在敌人重兵“围剿”,根据地人力、物力枯竭的情况下,留在根据地的红二十八军在长期与党中央失去联系、根据地屡遭敌人“围剿”“清剿”的情况下,以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毅力独立坚持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牵制和吸引了大量国民党军队,有力地掩护和策应了红二十五军和中央红军等主力红军的战略转移,并给进犯大别山区的国民党军以打击,挫败其多次重兵“清剿”。

  正是靠着对理想的执着和革命必胜的信心,大别山地区的军民愈挫愈勇,一次次从磨难中奋起,革命的红旗始终在大别山上高高飘扬,“要革命、不要钱、不要家、不要命”“图贡献、不图名、不图利”,坚定不移永远跟党走,一心一意干革命。董必武在其90岁生日的诗作《九十初度》中写道:“遵从马列无不胜,深信前途会伐柯。”这是对大别山人坚定理想信念、不屈不挠斗争的最好注解。

  (二)胸怀全局

  伟大建党精神中的“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对中国共产党人历史责任和时代使命的集中表达,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党的初心使命和历史责任的庄严承诺。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大别山的党组织和革命群众正是怀着对党和革命事业的无比忠诚,始终以革命大局为重,为了革命需要和全局利益勇挑重担,牺牲小我,无私奉献。大革命失败后,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大别山地区的军民根据党的“八七会议”确定的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从实际出发,实行工农武装割据,于1927年11月组织发动了黄麻起义,在长江以北率先高举武装斗争的旗帜,英勇打响反抗国民党的枪声。鄂豫边、豫东南、皖西三块根据地逐渐发展壮大过程中,各根据地人民为了革命的整体利益,相互协作、相互支援,最终建立了鄂豫皖苏区根据地,极大鼓舞了革命群众的斗志,扩大了党的影响,配合了全国的革命运动。1935年7月,为了迎接党中央、与中央红军会师,鄂豫陕省委决定率领红二十五军西征北上策应中央红军。在出征动员大会上,吴焕先、徐海东对战士们讲:“这次的行动,我们这几千人就是牺牲完了,也要牵制住敌人,保证党中央和中央红军顺利北上。”1935年7月16日,红二十五军在鄂豫陕省委率领下开始了第二阶段的长征,吸引和牵制了川陕甘边界的敌人,有力地配合了党中央和中央红军的北上行动。10月19日,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入冬后,中央红军物资补给面临极大困难,毛泽东向徐海东借2500元解决中央红军吃饭穿衣问题。徐海东立即从部队仅剩的7000元中拿出5000元送给中央红军,并命令部队节衣缩食,从人员、物资上全面支援中央红军。徐海东说:“我们就是不吃、不穿、挨冻受饿,也要支援党中央!”1946年6月,被国民党重兵围困的中原解放区部队发起突围战役。按照党中央战略部署,中原军区部队从解放战争全局出发,在大别山区进行十个月的战略坚持后,又承担了在鄂豫川陕甘地区机动作战创建根据地、牵制国民党大批军队、配合华北和华中解放军主力作战的新任务。1947年11月,陈毅在淮阴对原新四军第五师部分干部讲话时说,如果没有中原部队的战略牵制,那就可能没有上党战役、邯郸战役和华东七战七捷的胜利。

  正是大别山军民以对党和革命事业的绝对忠诚,始终把全局的利益放在首位,勇于牺牲,甘于奉献,越是在危急的时刻,越是在危难的时候,越是义无反顾、勇挑重担,使得革命的红旗高高飘扬。

  (三)团结奋进

  伟大建党精神中的“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对中国共产党人政治担当和人民立场的集中表达,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人为党为民尽责奉献的价值追求。我们党来自于人民,党的根基和血脉在人民。把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把忠诚于党和忠诚于人民相统一,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逻辑和行动逻辑。

  大别山地区的党组织和军队从诞生之日起就同人民群众同甘苦、共命运,与群众建立起血肉相连的党群、军民关系,筑起打不破、摧不垮的铜墙铁壁。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这一地区的党组织紧紧依靠群众、充分发动群众,在发动武装起义和创建根据地之初,即着手建立革命政权。在根据地逐渐形成了省、特区(道)、县、区、乡、村六级苏维埃政权,广大穷苦人民第一次成为社会的主人。苏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制定了土地分配政策,农民第一次分得了土地。1927年11月黄麻起义后建立的工农人民政府立即开展土地革命,制定《土地问题决议案》,规定没收地主土地财产、分田分粮,满足人民得到土地的愿望。红四方面军战略转移、红二十五军长征之后,国民党反动派在大别山地区实行灭绝人性的“三光”政策,叫嚣“有民即有匪,民尽匪尽”。在极为艰险恶劣的环境下,大别山人民铁心跟着党走,纷纷送郎、送子当红军,坚持敌后游击战。共产党一心一意为人民,成为群众的贴心人和主心骨,群众就会实心实意拥护共产党,不仅踊跃捐钱捐物,为革命提供源源不断的物质支持,而且积极参军参战,为革命提供源源不断的生力军。“小小黄安,人人好汉;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在黄安战役中,数万名群众组成担架队、运输队、救护队、送饭队、洗衣队,不分昼夜支援部队。三年游击战争期间,红二十八军便衣队扎根群众之中,打击恶霸土匪,救济贫苦百姓,被群众成为“流动的苏维埃”。在国民党实行“坚壁清野”的恶劣斗争环境下,人民群众依然想方设法掩护志愿便衣队。白天外出劳动时,老百姓饿着肚子,把饭菜藏在田边,让红军战士自己来取。他们把鞋脱下留给便衣队,自己光着脚回家。正是群众的无私支援,红二十八军才度过最艰苦的时期。1947年8月末至11月下旬,刘邓大军进入大别山并初步完成战略展开,邓小平谆谆教导部队,一定牢固树立起以大别山为家的思想,一定要和大别山人民同生死共患难,并提出与大别山人民群众共存亡的口号。

  正是大别山地区的党组织和军民团结一致、万众一心,才凝聚起人民战争的磅礴力量。就像徐向前在回忆大别山革命斗争历史时所说:“红军有了群众的支持,如鱼得水,任我驰骋,这是弱小的红军能够生存、发展、克敌制胜的根本原因。”[④]

  (四)勇当前锋

  伟大建党精神中的“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风范和意志品质的集中表达,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信仰信念而奋斗的英雄气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世界上没有哪个党像我们这样,遭遇过如此多的艰难险阻,经历过如此多的生死考验,付出过如此多的惨烈牺牲。”一百年来,无数共产党人抛头颅洒热血,“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在血雨腥风中经受考验,在面临危险时奋不顾身,在遭遇挫折时一往无前,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鲜明精神特质。

  大别山地区的党组织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每一步前进和发展都经历了无比艰辛的斗争,都是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得来的。这里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敢于担当,甘于奉献,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表现出锲而不舍的革命追求、坚不可摧的革命斗志、不胜不休的革命气概。1932年年初,国民党当局对鄂豫皖苏区发动第三次“围剿”,红四方面军根据军情部署了商潢战役,开国大将、时任红四军第十二师三十六团团长徐海东部成为敌人20多个团的主攻目标。“人在阵地在!”面对营连排干部伤亡惨重的情况,徐海东不顾安危跑到前沿阵地上,从牺牲的司号员手中拿过军号,亲自吹号指挥战斗,高喊着“共产党员,牺牲也要向前倒”。只要打起仗来,徐海东总是身先士卒,毛泽东赞扬他是“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撤离大别山区后,分别创建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和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红二十五军在红军长征中出发最晚,却最早到达陕北。在大别山区成长壮大的新四军第二师和第五师,是华中地区最早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战略部队。新四军第五师率先冒着国民党发动内战的炮火前进,中原突围揭开了解放战争的序幕。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险象环生,南征途中强渡汝河面临严峻考验,刘伯承坚定地说:“现在是‘狭路相逢勇者胜’,要勇,要猛。”“我们要以进攻的手段,从这里打开一条血路冲过去。”最终,刘邓大军以勇往直前的胆气和魄力成功强渡汝河,继续挺进大别山,胜利完成党中央交给的伟大战略任务。

  正是靠着大别山区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为了追求崇高理想、为了党的事业发展、为了维护人民利益,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始终保持斗争的勇气和顽强的意志,锻造了一支骁勇善战、敢于亮剑的队伍,以善打硬仗、恶仗、大仗而著称,能够在关键时刻承担急难险重任务,以智慧和勇气创造出一个又一个革命战争史上的奇观。

  三、结语

  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是中国共产党人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国共产党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的精神丰碑,是砥砺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不竭精神动力。树高千尺有根,水流万里有源,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的诸多精神,都是伟大建党精神派生出来的,是伟大建党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列举了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一系列伟大精神,这一系列伟大精神是伟大建党精神这一“源头”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活水”涌流,是中国共产党在完成不同历史任务中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具体表现。大别山精神与伟大建党精神一脉相承,蕴含着伟大建党精神的基本内涵,又具有自身的鲜明特点。新时代新征程,奋力走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路,需要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始终做理想信念的坚定信仰者、初心使命的带头践行者、伟大事业的不懈奋斗者、人民利益的忠实维护者。(作者系河南省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第一研究处处长,原文发表于《大别山干部学院学报》2022年第3期,略有改动)

  [①] 本书编写组: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学习辅导百问,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21年11月第1版,第62页。

  [②] 中共河南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安徽省委党史研究室:《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史》,安徽人民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第152—153页。

  [③]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学习出版社2016年版,第106页。

  [④] 徐向前:历史的回顾(上),解放军出版社1984年版,第89页。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