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21日

|

科学发展地方做事业 服务河南经济社会发展

来源:0时间:2017-08-04分享:

河南省地方史志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 管仁福
(2016年2月25日)

同志们: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全面落实《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起步之年,是科学发展我省地方史志事业的关键一年。开局如何开,起步怎样起,思路如何调,工作怎样干,今年都至关重要。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总结2015年的工作,明确2016年的工作重点和具体举措,强调各级政府对地方史志工作的主体责任,动员全省地方史志工作者以创新的思维,实现我省地方史志事业的科学发展、稳步发展和全面发展,在服务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应有作用。
  一、2015年主要工作回顾
  一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的持续指导下,全省地方史志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以"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为契机,学习、宣传、贯彻和落实《规划纲要》,创新工作思路,积极开拓进取,全面完成了既定的目标任务。二轮省、市、县三级综合志书克难攻坚,成效显著;乡镇志编纂工作全面铺开,稳步推进;年鉴、月报工作持续发展,成就斐然;方志馆功能定位进一步明晰,史志信息化建设大力推进;旧志整理出版工作取得新进展,修志用志工作领域进一步拓宽;机关建设、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得到加强,服务大局能力明显提高。各项工作取得可喜成绩。
  (一)贯彻落实《规划纲要》成效显著
  一年来,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刘延东副总理分别对地方志工作提出要求、作出批示、发表讲话。谢伏瞻省长、张广智副省长也专门对我省史志工作作出批示。中央领导和省领导的关怀,大大增强了我们做好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去年8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这是国家对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的顶层设计,是国家实施"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文化领域的一项重大举措,对于确保地方志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地方志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具有极其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对如何贯彻落实《规划纲要》,张广智副省长专门指出:“《纲要》对发展史志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抓好学习、贯彻、落实,推动我省史志工作取得更大成绩。”为落实张广智副省长批示,省地方史志办公室对《规划纲要》的学习、宣传、贯彻也作出了具体安排。一是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广泛宣传,认真解读;二是在《河南日报》刊发了署名文章《构建河南省史志事业科学发展体系》,提升宣传的高度和覆盖面;三是在河南省情网开辟了《规划纲要》学习宣传专题专栏,在机关显著位置设置宣传板报,在电子宣传屏幕上对《规划纲要》采取不间断滚动方式进行宣传;四是召开了全省史志工作机构主任会议,布置了落实措施。
  各级史志机构也都把学习贯彻《规划纲要》与本地实际结合起来,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李克强总理重要批示精神与修志实践结合起来,把完成阶段性目标任务与实现地方史志事业科学发展结合起来,把开展“三严三实”活动和修志编鉴具体工作结合起来,“赓续传统”、创新理念、努力编纂“勘存勘鉴”“资治辅政”的史志成果。平顶山、信阳、南阳、濮阳等市坚持例会制度,采取多种形式营造浓厚氛围,切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史志事业发展的具体行动;郑州、安阳、三门峡、商丘等市在做好本级《规划纲要》学习宣传的同时,不断加强对县区指导;汝州、固始、新蔡等县市坚持学习与业务紧密结合并完善责任目标,作为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其他市县也各具特色,成效显著。
  (二)第二轮三级修志工作加快推进
  我们采取抓后进、带中间、攻艰克难等多项措施推动工作,全省二轮三级修志工作进展态势良好。截至2015年底,第二轮《河南省志》共136个单元,已定稿127个单元,占93%;全省市县二轮修志任务168部,已出版144部,占86%,鹤壁、三门峡、安阳、信阳、济源二轮志书率先编竣出齐。目前全省第二轮修志工作已进入最后的收官阶段,按照《规划纲要》2020年完成目标任务的要求,我省有望提前3到4年完成任务,整体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此外,我们还有一些创新和自选动作,例如省史志办与新乡史志局结合,正式启动了《平原省志》的论证设计和编纂筹备工作。
  (三)年鉴、大事月报工作成效显著
  截至2015年底,全省各级综合年鉴发展到156种,占全省市、县总数的89%。157个县(市、区)出版综合年鉴138种,占全省县级总数的87%。此外,我省还出版各类专业年鉴近40种。综合统计我省现已出版各级各种各类年鉴达196种。《河南年鉴》作为全国最早的省级地方综合性年鉴,已经连续10年稳居河南省一级期刊行列。根据《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年鉴工作试点的通知》,驻马店市史志办成为全国年鉴工作试点单位。郑州、洛阳、新乡、焦作、濮阳、信阳、三门峡、许昌等市已经实现了市县两级年鉴全覆盖。
  截至目前,全省共有17个省辖市、60个县(市、区)开展了大事月报工作,编辑水平不断提高,时效性逐步增强,内容日益丰富,形式更加多样,服务功能迅速提升,受到各级领导的普遍欢迎和高度评价。
  (四)全省方志馆和信息化建设取得新进展
  一是省方志馆改造方案经过多次酝酿,目前处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前期改造资金已经到位;三门峡、新乡、洛阳、安阳、周口、鹤壁、南阳、信阳、焦作、漯河10个规模不等的市级方志馆(室)建成投用;郑州、濮阳、平顶山、商丘、开封等地正在规划筹建。二是省地情信息库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入库总量由2014年的4.5亿字猛增至10亿字,跻身全国省级地情数据库前三甲。河南省情网站功能逐步完善,顺利通过国务院办公厅的普查验收。截止目前,全省共建成独立网站23家,数据库13个,进一步加大了地方志的宣传服务力度,网站访问量持续上升,访问地区遍及全国各省市和全国大部分县(市、区)。各市、县网站也在不断壮大,很好地发挥了服务经济社会建设的功能。三是开启"互联网+史志"工作模式。各地史志机构不断探索与新媒体的互动,逐渐向手机、平板等客户端延伸。省史志办官方微博、微信"河南记忆"上线开通,反响良好。"方志开封"、"史志新乡"等一批微信公众号和官方微博也相继开通上线。"平顶山地情APP"在不断完善当中,驻马店史志办的《点击天中》和掌上信息库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这些都说明了我省史志工作走上了史志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道路。
  (五)全面推进我省乡镇志编纂工作
  我省乡镇志编纂工作全面启动以来,总体情况良好,进展顺利。全省18个省辖市和10个直管县全部启动乡镇志编纂工作。其中,郑州、三门峡、周口、安阳、洛阳、平顶山等总体推进较快。全省2420个乡镇街道中,出版或成稿已有120部,其中已经出版68部,完成初稿49部,评议2部,审核1部。省史志办出台了《关于乡镇志编纂工作的若干意见》,召开了全省乡镇志编纂工作推进会,举办了有230人参加的河南省乡镇志编纂业务培训班。郑州市在全面推进乡镇志编纂工作的同时,实施了"乡镇街道图志"工程。周口市206个乡镇街道中,有163个达到了"四有"(有领导机构、有编写人员、有办公条件、有经费)要求。三门峡市建立了乡镇志督查、评审机制,制定《乡镇志编纂规范细则》。安阳市下发了《关于加强城中村(棚户区)改造中影像及文字资料档案管理的通知》。周口市实行市县乡三级财政配套政策,为乡镇志编纂提供了经费保障。这些做法都是有效保存即将消亡资料的重要举措,为以后编纂志书留下了珍贵资料。
  (六)旧志整理稳步推进
  2015年全省共整理出版旧志35部,其中省直管县7部。开封市杞县出版了明万历二十五年《杞乘》,同时整理清光绪二十四年《新修祥符县志》、明万历十四年《洧川县志》。安阳市和各县(市、区)根据实际情况,点校和影印了本地旧志,如《林州旧志集成》,汤阴重新校注乾隆旧志。全省各县区也都积极收集旧志胶片、拓本,为旧志集成出版做准备。在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特别是张广智副省长的直接关心下,《河南历代方志集成》正在积极推进中,成立了专门工作机构,与出版社实现了无缝对接。目前"省志卷"40种已经处于印刷前的最后准备阶段,市县志当中的郑州卷开始进入编辑制作过程中。
  (七)地方史志资源开发成果丰硕
  2015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省史志办会同省政协文史委、省党史办联合编纂出版了《民族记忆--中原抗战实录》一书,共5卷,详实记录了抗战中原战场的实况。省史志办同时承担了省政府《河南省人民政府历届领导简历》《家谱家训》的编纂出版工作。《省志资料系列丛书》中的《河南省烟草志》系列4种12卷本、《河南水利志》5卷本、《河南省测绘志》上下卷、《河南九三学社志》等经过评审后正在修改,《郑州铁路局志》300万字也已总纂成稿;《河南省水利志丛书》中的《河南省水文志》、《人民胜利渠志》等10部志书已成稿;郑州铁路局大胆创新,编印了《见证·家园》局情信息系列"口袋书",已出版《车辆郑铁》、《数字郑铁》、《大事郑铁》共3种5册,在全局及全路系统引起很大反响。各地开发的骨干用志项目有:《河洛文化文献丛书》、《开封地方文化全书》、《安阳历史文化丛书》、《漯河名片》、《驻马店历史文献丛刊》、《古今济源》等。特色项目有:《郑州微型地情书》、《濮阳杂技志》、《中国信阳茶志》、《淇河志》、《济水志》等等。焦作等市继续编纂出版古今人物志,共7部;郑州市继续开发《郑州名典》系列丛书和微型地情书,连续出版《郑州地情活页》季刊;平顶山市向市政协提交《在加快发展智慧旅游进程中融入史志文化元素的建议》的提案,与市旅游局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
  (八)学术理论研究势头向好
  省史志办及各市史志机构、史志协会先后举办了各级、各类学术研讨会、研修班等20余次。分别举办了不同类型的研修班、培训班,参与学习培训人员达600余人,收到了良好效果。同时广泛发动史志工作者撰写各类理论文章和著作。全省地方史志系统共在各级各类史志刊物上发表学术理论文章100余篇,其中在《中国地方志》刊物上发表各类理论文章10篇。《河南史志》不断调整栏目,在研究史志理论、探索史志规律、交流修志经验、服务中心大局等方面发挥了应有作用。
  我们在肯定成绩、总结经验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是:三级志书续修工作进展不平衡,工作力度不够大,个别地区和单位影响了全省整体进度;有的志书把关不严,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有的史志工作者跟不上时代要求,懒、散、慢、拖现象时有发生,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个别地区和部门领导重视不够,工作条件仍需改善,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有待进一步加强等。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尽快加以解决。
  二、2016年史志工作发展思路和主要任务
  2016年是河南省地方史志工作"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根据省委、省政府的整体部署和中指组的有关要求,我省地方史志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聚焦实施三大国家战略规划和打造"四个河南"、推进"两项建设",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进一步落实《地方志工作条例》、《规划纲要》和《河南省地方志工作规定》,以加强队伍建设、强化基础保障、创新史志成果发展战略为总要求,以改革创新为主线,以地情服务为宗旨,推动史志工作"十二五"与"十三五"任务的有效衔接和转换,夯实修志编鉴基础工作,不断拓展修、编、用新领域,推动全省地方史志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为河南振兴中原崛起富民强省作出新贡献。
  (一)力争尽早出台《河南省地方史志工作"十三五"规划》
  "十三五"期间,将是我省地方史志事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阶段。省委、省政府已就我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作出了新的部署,河南省史志办经过广泛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制订的《河南省地方史志工作"十三五"规划》正在走审批程序,并将《规划》提请省政府同意列入河南省"十三五"部门或行业规划目录,从而为整个"十三五"期间我省史志事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全面落实《规划纲要》,加强史志工作机构的能力建设,力争提前完成两全目标
  《规划纲要》提出在2020年要全面完成二轮志书和县级综合年鉴全覆盖。编纂省、市、县三级志书是我省二轮修志的主体任务,我们要坚决完成好省委、省政府交办的《河南省志》编纂工作。全面做好省志稿的扫尾攻坚和出版前各项工作,力争年内正式启动本届省志的印刷出版工作。对于未完成市、县(市、区)志的史志机构,要加大督办力度,推动第二轮志书编修任务高质量地完成。在努力巩固省、市综合年鉴编纂出版质量的前提下,不断提高对县级综合年鉴编纂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推动全省县级综合年鉴均衡发展、努力实现全覆盖,同时提升县级综合年鉴编纂质量和水平。根据我省史志工作发展的实际,我们将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确保在2017年提前完成两全目标。作为全国年鉴工作试点单位,驻马店市史志办要在年鉴工作管理体制机制、年鉴编纂、年鉴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先行尝试、勇于创新,做到出领军人才,出精品佳作,出先进经验,不仅要在全国出经验,还要争取在试点当中出经验,充分发挥在全国年鉴工作中的引领示范作用。
  (三)积极推进全省乡镇志的编纂工作
  一要广泛动员:按照《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乡镇志编纂工作的通知》(豫政办〔2013〕89号)要求,各地要将乡镇志编纂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全面启动、试点先行,做好规划、稳妥推进,分类指导、出好成果。尚未做出安排部署的地方,要尽早出台工作方案并提出明确要求。二要加强培训:根据工作进展情况,适时举办全省性的乡镇志业务培训班或者研讨会,培训业务骨干。市、县也要分期分批培训修志人员,力争将参与乡镇志编纂的业务骨干培训一遍。三要分类指导:在培训环节,除全省性的集中培训研讨活动外,省史志办积极支持各地培训活动。在评稿环节,各地要高度重视,省史志办将有选择地参加评稿活动。各地要坚持分类指导,注意树立典型,总结推广经验,充分利用集中评稿研讨等机会,解决业务技术难题和工作中遇到的其它问题。四要出台技术规范:根据全省实际和工作进展,出台全省性的乡镇志印刷出版技术规范,力争做到版本版式、字体字号、封面设计等风格统一。五要力争推出一批精品乡镇志:对我省历史名镇进行系统梳理,重点推出一批历史上影响力强、当前有很大发展潜力的古镇,修出精品佳志。弘扬优秀历史文化的同时,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休闲文化的需要。例如我省在历史上影响力比较大的朱仙镇、荆紫关镇、神垕镇、赊店镇等,修好这些乡镇志,既是对优秀文化的传承,又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有很大促进,同时满足人民群众休闲娱乐的需求,可以说一举多得。
  (四)不断推进旧志整理与开发工作
  旧志整理出版工作,是《地方志工作条例》和《河南省地方志工作规定》赋予史志机构的重要职责之一,也是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重要方面。我省遗留下来的旧志数量较大、内容丰富、价值珍贵,先要摸清家底,其次做好计划。省史志办要加快《河南历代方志集成》整理出版步伐。2016年要在完成"省志卷"整理出版的基础上、力争完成"郑州卷"及部分省辖市卷的整理出版工作。同时要搞好"上下联动、左右配合、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各地资源占有优势,鼓励、支持各地结合实际,开展好旧志整理和断档志书再版工作。
  (五)提升大事月报编辑出版水平,努力实现省市两级大事月报全覆盖
  《河南大事月报》要在稿件采用上加大新情况、新发展和新亮点的反映力度,信息筛选要紧紧围绕全省大事要事,在贴近领导、服务现实方面下工夫,为领导决策提供准确、快捷的信息服务。要大力扩展大事月报的工作面,凡是没有启动大事月报的市、县(市、区)要创造有利条件,逐步开始大事月报的编辑工作。把大事月报作为史志部门的一项日常工作抓出成效,为各级党委、政府提供及时服务,不断拓展史志部门的职责范围和工作面。
  (六)加快方志馆等基础设施建设
  省方志馆今年要完成功能改造,要进一步增加投入、增加馆藏、改进设备、完善功能,真正成为全省地情文献的收藏、编研和咨询服务中心。省辖市史志办要加大信息库、网站和方志馆的建设力度。各县(市、区)史志办可考虑利用现有条件建立信息库、网站和方志室,积极为社会开展咨询服务,使史志文化基础性建设更加巩固,效益更加明显。
  (七)强化方志信息服务功能
  按照省政府全省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规划,积极融入我省信息化建设的大局。我省启动的"中原云"建设,涵盖各行各业的信息化建设,我们史志系统要积极融入这个大局,学会借力,该入"云"的入"云",该牵"云"的牵"云",努力成为全省信息化建设总体布局中的一部分。要继续加强省情数据库建设,对全省史志系统收集的地情资料汇总、整理并录入进库。省辖市史志机构凡没有建立数据库的,要在今明两年全部建立数据库。已经建立数据库的,要加快录入速度,增加库容,充分发挥地方志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这些基础工作做好了,才能和全省的信息化建设有效对接、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八)围绕大局开展好地情开发利用工作
一要使互联网与地方志融合发展进一步深化。"互联网+地方志"成为开发利用地方志资源的重要手段,充分发挥地方志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二要进一步加强地情研究开发工作。围绕中原经济区建设及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各地须尽快论证实施具有带动全局作用的用志开发项目,充分发挥地方志的传统功用和现实效益。三要继续抓好项目建设。深入研究、科学论证、广泛征询,以期尽快形成全省统一、系统稳定、开放兼容、灵活机动和易于操作的用志项目库。在积极争取领导支持和经费支撑的基础上,尽快启动"当代河南名片"系列丛书编纂工作。配合中指办,做好《中国名镇志》《中国名村志》的筛选、申报及业务指导工作。同时,适时启动《河南名镇志》《河南名村志》项目,做好开发区(新区、园区等)修志的课题论证和考察交流工作。四要提倡运用好"史志+"。在"互联网+史志"的前提下,提出"史志+",扩大与部门合作,从"史志+旅游"、"史志+招商"到"史志+等等",等等,以开放合作的胸襟,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鼓励和支持各地史志机构积极参与特色节会、景点开发、街区命名、项目论证、招商引资等重大活动。
  (九)开展河南省地方史研修前期调研论证工作
  中宣部与国家广电总局已经正式将地方史的研究编纂纳入地方志的管理范畴,我省史志部门要抓住有利时机开展此项工作。一是启动我省地方史编纂研究的调研工作。提倡"宜史则史、宜志则志",尤其是基层单位,可以不拘形式,只要是研究地情、宣传优势的地情书,都可大胆尝试。二是草拟我省地方史工作的年度及中长期规划。三是加强对口述历史的研究与记述,各地要抓紧时间、采取措施,对知名人物、重大事件、"非遗"项目、骨干工程等的口碑资料,进行抢救性发掘和整理。
  (十)深化方志学科理论研究工作
  各级史志办和协会、学会要围绕学科建设及史志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采取多种方式,及时组织各类交流、研讨和培训活动,广泛发动史志工作者撰写理论文章。已经完成修志任务的地方,要认真总结两轮修志的宝贵经验,为史志学科的建设和史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继续办好《河南史志》,发挥理论研讨、工作交流等作用。
  (十一)充分发挥史志学会(协会)的作用
  近年来史志和年鉴协会在会员、会费、年会、业务研讨等方面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但是我们要看到这些还是协会发展的初级阶段,和全省的其他行业协会相比差距很大。今年我们要鼓励走出去,考察一些发展比较好的行业学会(协会),以更加开放的思维扩充协会会员,集思广益,拓展业务,做到部门管理和协会推动双轮驱动,发展好我省史志事业。
  三、2016年史志工作采取的主要保障措施
  (一)坚持依法治志
  依法治志既是以往修志取得成功的基本经验,也是今后做好史志工作的基础。我们要以"一纳入、八到位"为总要求,努力实现依法识志、依法修志、依法用志、依法管志、依法存志和依法传志。牢固树立法治理念、法制信仰、法制思维、法制意识。依据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河南地方志工作规定》去规范修志行为,纠正有法不依的问题。尚未出台修志规定的省辖市要出台本市的政府规定或规范性文件,已经出台规定的要严格按照规定办事。
  (二)加强指导,提高效率
  面对我省二轮志书即将完成,乡镇志全面启动,史志事业全面发展的新常态,越到关键时刻,越要加强指导,越到后期越加大指导力度,确保高质量完成任务。由于各地史志事业发展不平衡,要注重有针对性地、有的放矢地、一对一、面对面地进行指导,特别要注意补短板,做得好的地方发扬光大,做得不足的要查漏补缺,做得差的要迎头赶上,不缺项不漏项,使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强化培训,抓好队伍建设
  史志队伍素质,决定着史志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只有高素质的队伍才能修出高质量的史志成果。要不断加大培训工作力度,完善丰富培训内容,采取多种培训形式,提高培训成效,不断提高队伍的政治、业务、作风素质。一方面在政治思想上树立爱岗奉献精神,淡泊名利情操,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克服官本位思想,名利行为和浮躁心理。另一方面,不断提升业务水平、能力,厚植德才,把握工作程序、规律,适应工作需要。史志队伍不断更新,新老交替是工作常态,我们要根据工作需要和队伍现状,进行不同层次、不同内容、不同要求的各种培训工作。因地制宜地搞好培训,全面提升我省史志队伍总体水平。
  (四)严格程序,确保质量
  质量决定着史志成果的生命力,我们一定要遵循修志工作程序、规范、规律。要按照中指组《地方志书质量规定》要求,严格定审程序,把好政治关、设计关、文字关、审核关,坚守不合格的驳回制度。做到五个不予,凡是违背依法修志原则者不予审批出版;政治观点不正确者不予审批出版;内容横缺要项,纵断主线者不予审批出版;语言行文有悖相关规定者不予审批出版;审核程序不规范者不予审批出版。从整体上讲,时间服从质量,效率服从效果,坚持质量至上的原则,把质量放在工作之首,修出高质量的史志成果,经得起历史、社会和人民的检验。
  (五)调研督查,落实到位
  调查研究是基础,搞好督导是手段,我们、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经常深入工作一线,搞好调研。解决工作的难点、热点问题,找出不足和差距。做好年中、年末的督导工作,全面掌握工作情况,上下联动,左右配合,坚决把好最后一公里的落实关,确保全年工作的全面完成。
同志们,今年国家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对我省地方史志事业同样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今年是谋划"十三五"规划乃至更长一段时期发展的关键一年,是我们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明确方向、统筹规划,抢抓机遇、克难攻坚,努力打造出我省基础牢固、创新服务、协调发展、成果丰富、开放共享的史志事业新局面,按照谢伏瞻省长的批示要求,努力修一代资辅当前、存鉴后世、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佳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应有贡献。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