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21日

|

耄耋之年成果丰岁月不泯史志人

来源:0时间:2017-08-04分享:

——读张广祥五部史书有感
鲁德政

  2016年元月,原洛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兼洛阳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副主任张广祥同志,委托其女儿送来了他2007-2015年8年间编著出版的《揭露倭寇罪行,弘扬抗日精神——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红色记忆铸丰碑——赵城县革命史料与河南实录》《夕阳红似火》《赵城金藏的沧桑岁月》以及该书的《续集》。
  我和广祥同志相识于1984年,30多年来,由于编史修志,我们始终保持着学习与工作之间的联系。广祥同志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半个多世纪以来,先后任赵城县抗日政府科员、中共河南省委组织部办公室副主任,邓县革命委员会主任、洛阳市委常委、组织部副部长,洛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期间,经受了抗日战争的洗礼,沐浴解放战争的硝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满怀激情参加革命建设工作,为党和人民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以及突出贡献。1991年离休后,以一个老共产党员高尚的党性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赤子之心,始终努力参加修志编史,可谓呕心沥血,敬业奉献,不辱使命。1995-2015年,在其耄耋之年,先后自筹经费,挖掘整理出版14册革命史料。这套历史丛书,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从宏观着眼,微观着手,把握时代脉络,以翔实的资料,科学的态度,严谨的手法,清晰的条理,从实际出发,客观公正地记述重大事件和历史人物,是一部融资料性、思想性和典型性于一体的历史文献,它饱含着张老的智慧和心血,其历史价值受到社会广泛的好评。张老为弘扬精神文明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令人可敬、可佩。
  一、铁心修志,为资政教育服务
  (一)全力以赴,狠抓修志
  编纂地方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瑰宝。广祥同志在2011年出版的《夕阳红似火》一书中开篇"盛世修志"一辑,收录了中共洛阳市委〔1981〕93号文件,任命他为洛阳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副主任并兼任编辑室主任。1991年他离休时,由于修志工作需要,洛阳市委、市政府委托他任洛阳市修志顾问。张老痴心修志,在省内外是闻名的。1983年4月中国地方志首次规划会在洛阳市召开,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的领导以及全国许多著名的专家学者到会,他借会议的东风,积极配合河南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的领导,邀请国内12名史学专家组织了九场学术报告,使千余名包括河南在内的修志工作者大开眼界。为了进一步普及修志知识,广祥同志组织人收听录音并和李冷文同志一起整理成文,收于1983年7月洛阳市主办的《方志文摘》第3-4辑上。正是在这次全国修志工作会议的带动下,河南省首届新方志的编纂工作走在全国的前列,成为一个良好开端。
  俗话说得好,好的开始是事业成功的一半。从广祥同志1999年出版的《洛阳修志实录》来看,20多年来,从宏观的统领到全市的修志规划,从中观的指导到博采众长,严格把关,从微观的落实到"请进来,走出去""抓两头,带中间",洛阳市修志工作形成科学的修志体系与机制。正如1991年1月6日,广祥同志在洛阳市地方史志工作会议上讲话总结九年修志工作五点体会:一是明确任务,重点是一个"学"字;二是钻研业务,关键是个"钻"字;三是组织班子,落实一个"干"字;四是邀请专家学者,推广一个"帮"字;五是印书拨款,掌握一个"省"字。这五句话是修志实践经验的总结,至今对修志工作仍有借鉴价值。
  (二)成果丰硕,重视运用
  20多年来,经过广祥同志对18部《洛阳市志》的精心策划与耐心细致的指导,充分调动了洛阳市修志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洛阳市志》成为全国的一部益世巨著,被称为精品佳作。其中《洛阳市志·文物志》荣获全国地方志一等奖,其余10多部志书,也获得省社科一、二等奖励。《洛阳市志》获奖数量之多,档次之高,在全省18市(地)中名列榜首。《中国地方志》、《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多次介绍洛阳修志成果及其经验。广祥同志在《洛阳修志实录》中,把洛阳市修志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归功于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归功于修志工作者集体智慧的结晶。他常说,这是履行一个共产党员应尽的义务,当然,张老对洛阳市修志工作的奉献精神是功不可没的。
  编志是为了用志。广祥同志很重视地方志资源的开发,并为当代经济与文化建设服务。试举两例说明:其一,关于"丝绸之路"。1984年,他在审改《洛阳交通志》《洛阳市文物志》《洛阳市外贸志》《洛阳市商业志》中发现都记载有:洛阳是丝绸之路东端的起点。广祥同志在其所著的《洛阳修志实录》中有4篇文章是关于洛阳与"丝绸之路"起点的文章。于是广祥同志带着这个重大学术问题和洛阳史志办的同志们一道多次召开多种不同类型的专家座谈会,并邀请国内40余名专家学者进行研讨,根据研究意见,编著出版了《洛阳——丝绸之路起点》一书,从历史、考古、地理、科技、文化经济学等方面表明古都洛阳曾为陆上丝绸之路东端的起点。这为改革开放、振兴洛阳经济提供了科学依据。
  其二,关于洛阳牡丹与龙门石窟。广祥同志利用古代诗人对牡丹记述的"国色天香"、"名甲天下"等珍贵的文献资料,策划在《洛阳市志》单设洛阳牡丹一卷,突出了洛阳地方特色。与此同时,他还向洛阳市人民代表大会提出"牡丹为洛阳市花"的提案,被洛阳市人民政府采纳。自1983年起至今洛阳已举办34届牡丹花会,以花为媒,广交朋友,每年花会期间开展招商引资和经贸活动,仅2016年洛阳牡丹花会投资洽谈会一项就达到518亿元,成为洛阳市乃至河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此外,他参加策划与编纂的《洛阳市志·龙门石窟志》,为龙门石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发挥了借鉴作用。
  二、秉笔修史,弘扬革命精神
  历史证明:只有社会实践中创造出辉煌的成就,才能在历史中记载辉煌的华章。拜读广祥同志著的《揭露倭寇罪行,弘扬抗日精神——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和《红色记忆铸丰碑》两本书,令人难以忘怀,真可谓穿越时空,把读者引导到70多年前抗日的烽火连天。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又引导到解放战争时期。在这两个时期的革命战争中,无数革命志士仁人,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有的先烈为国捐躯连名字都没有留下来。这段辉煌革命史,是用先烈的鲜血写成的悲壮史诗,如果没有先辈们的奋斗牺牲,就不会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广祥同志在书中特别强调要牢记革命史,激励后人,永不忘记先烈们的功勋。正如他在书中写的:"为国家为人民做出贡献的革命先烈,是我心中缅怀崇敬的人,为他们树碑立传是我心中挂念并愿意努力去做的一件事,也是我应尽的义务。"
  (一)收集资料,为功臣立传
  文献资料是革命史书编纂的基础。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广祥同志就着手收集资料。主要工作方法有三:一是靠洛阳市修志收集到的资料;二是家乡赵城县(今洪洞县)革命人士提供,通过查档案、金石碑刻与看图书报刊得来的资料;三是通过对活着的知情人进行采访或座谈。在收集资料工作中,广祥同志上下求索,广征博采,甄选采录,悉心考察,精雕细琢,撷英咀华。为了搜集文献资料,20多年来他先后到北京、云南、山西、河南等地寻访查找。距离近的骑自行车,远距离的自费坐火车或乘公共汽车,发扬了革命年代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共收集了上千万字的资料,成为他写革命史的资料宝库,依据这些资料,先后出了14本书,共计267万字。书中收录革命烈士2284人名录,在革命战争时期牺牲和建设时期病故的老干部280人的生平和传略,刊登照片355张,图录91张。
  广祥同志写《革命史》是以新民主主义革命为背景的,主要是以活跃在赵城县历史上革命前辈和革命先烈为中心,勾勒出从1926年中共赵城县第一个党支部的建立,到1936年东征红军进驻临汾,洪赵地区,播下革命的种子,从抗日战争的爆发,到抗日救国团体的兴起,八路军在打击日本侵略军的战斗中逐步发展壮大,直到日本投降,从蒋介石撕毁停战协定,挑起全面内战,到赵城县两次解放,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人民站起来当家作主。从而使读者可以看到一张张神态各异的脸谱。特别是留下了弥足珍贵的不畏险阻、浴血奋战、前赴后继、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其业绩昭昭。在张老的笔下浓墨重彩地记述了对革命有重大贡献的2284名英烈名录,为280多位同志撰写生平传记和简介,以他那种饱蘸着战友的激情,歌颂他们为革命可歌可泣的丰功伟绩。同时还为壮烈牺牲的烈士,亲笔拟定名录,以此实际行动不忘先烈,激励当代人和后人继续为中华民族复兴的大业而努力奋斗。
  (二)树先烈碑,垂鉴后世
  广祥同志在广泛地为突出贡献的革命者和先烈立传的同时,还在河南山西两省为人民英雄树立4座纪念碑,仅举两例说明。
  其一,解放赵城县纪念碑。1946年8月18日,太岳军区第二次解放赵城县城后刻的纪念碑在战乱中遗失,广祥同志在《寻找1946年8月第二次解放赵城县纪念碑日志》中记载:"我从1997年3月开始在家乡访问,向亲属、老同事和知情人写信百余件、打长途电话数十次,查询当时是何组织,何人负责刻纪念碑,碑存明姜镇谁家,到拓碑帖、照相,运到赵城镇重新竖起来,历时10年。"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沉睡在地下半个世纪的纪念碑终于竖起来了,广祥同志应邀参加了2006年8月18日由中共洪洞县委、县人民政府,在赵城镇文化广场隆重纪念红军东征到洪赵70周年,洪洞、赵城解放60周年,为1946年第二次解放赵城县纪念碑举行的揭碑仪式大会,这块历经沧桑的石碑碑文结尾写道:"人民虽获重生,而烈士长眠在地下……以志人民不忘解救之恩,天下永歌再生之德。"实现了张老10年不断执着缅怀先烈的追求。
  其二,解放抱犊寨纪念碑。广祥同志1991年审阅《栾川县志》稿中发现1946年、1947年、1948年三次解放栾川抱犊寨战斗中,由于抱犊寨山高路险,易守难攻,我军三次攻打最后采取智取才将其攻克。我军牺牲100余人,其中11位烈士是山西赵城人,可谓革命豪气共天地长存,英雄业绩与日月同辉。在同年10月13日的评稿会上张老率先提出"为解放抱犊寨牺牲的革命先烈树碑立传"的建议,直到2006年9月23日揭碑仪式,历经15年的努力落实,期间,他多次向栾川党政领导或写信或拜访,提出为烈士立碑的建议;另一方面又多次给参加解放抱犊寨的陈谢兵团22旅64团老同志写信,通报英烈们的业绩及其立碑的进展情况。2006年9月23日,解放抱犊寨纪念碑落成。广祥同志应邀出席揭碑仪式并发言。对盼望已久的纪念碑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如今以纪念碑为核心,形成了以抱犊寨命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德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红色旅游胜地",成为激励一代又一代人民群众奋发有为的强大精神动力。由此张老荣获了原陈谢兵团22旅64团老战士赠送的"德高望重,余热生辉"的匾牌。
  三、实事求是,有益当代,垂鉴后世
  (一)存真求实,客观公正
  历史是为资政借鉴服务的,必须客观公正,任何历史文献资料都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绝对不能胡编乱造。在选用资料必须坚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原则。历史学家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说:"无论任何研究,材料的鉴别是必要基础阶段,材料不够固成问题,而材料的真伪或时代性如未划定清楚,那比缺乏材料更加危险,因为材料缺乏得不出结论而已,而材料不正确,便会得出错误的结论,这样的结论比没有更有害。"广祥同志在《编革命史料最重要的是真实》一文中特别强调指出,有些历史细节如时间、地点、人物姓名,部队番号之类的事,常有写错和失误、失实之处,要求应一丝不苟,认真核实,达到真实无虚假。他还强调:"有关事件和重要人物的事情,更要慎之又慎,有必要和可能时,还需要找真正知道事情和人物底细的人审稿。"仅以他编著的《赵城金藏的沧桑岁月》及其《续集》两书的内容,试举两例说明。
  其一,从《赵城金藏》抢运报道存在失实的现象,到对知情人调查取证,恢复历史真面目的一段佳话。
  《赵城金藏》是一部佛经典籍,"赵城"是今洪洞县,"金"是一部金代(公元1115年-1234年)民间募集雕刻的木版佛教丛书,是世界上第一部多达7000余卷的古典大藏经,赵城县广胜寺内藏有4813卷,为世界珍藏之孤本,故称《赵城金藏》。该书历经颠沛流离,如今藏于北京国家图书馆,与《永乐大典》、《敦煌遗书》以及《四库全书》并列为四大镇馆之宝。
  《赵城金藏》抢运过程说法纷纭,由于挽救此宝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处在危难关头,日本企图掠夺这部国粹,我们党从上到下,带领党员、干部、群众,同心同德,众志成城,为挽救中华民族有悠久历史的文化遗产《赵城金藏》做出了贡献。由于当时战乱信息也不灵通,后来出现了细节失实的报道:有的把抢救时间(1942年)说成是"1938年";有的随意编造,说日寇"惨杀了十几个僧人";还有"八路军牺牲了八名战士,血染经卷"的说法等。
  《赵城金藏》抢运过程细节失事的报道,引起了社会的质疑。鉴此,广祥同志2012年4月出版了《赵城金藏的沧桑岁月》,该书序言中说:"现将我收到1949年至2011年18种报刊及访问整理的38篇抢运、保护转移和有关《赵城金藏》的史料汇集一册。"在这些珍贵的文献资料中,当时负责领导"抢运"的知情人道出了事件的真象。这就是担任《赵城金藏》抢运的组织领导人杨泽生(时任赵城抗日民主政府县长)、吴辰(时任中共赵城县委书记兼县大队政委)、刘骞(时任赵城县武装科长、公安局长),这三位同志于1990年7月13日联合撰写的一篇《一场闪电式胜利总体战--抢运〈赵城金藏〉纪实》的文章,明确记载:根据中共太岳区一地委领导对"抢运"的指示,县委研究了抢运方案,时间确定1942年4月25日晚,县委负责成立指挥小组,由杨泽生统一指挥,徐生芳(时任赵城县游击大队长,1947年已牺牲)负责军队掩护,刘骞组织县党、政、公安机关和附近的党员干部一百多人负责抢运。这场党、政、军、民,再加上僧人的快速总体战斗,没有打一枪一弹,没有伤一人一畜,安全胜利地完成了抢运任务,人们都安全返回了驻地。由于张老收录经办人亲自提供的《赵城金藏》第一手转运资料,证据确凿,众说纷云的抢运失实报道,得以彻底纠正。这些撰写细节失实的报道者和读者也纷纷给广祥同志写信,称他尊重事实,是一位善于纠正差错、重视历史细节的老人。
  其二,关于革命功臣刘元璋同志牺牲时间和地点两说法的核实工作。一种说法,1942年太岳区负责人兼部队政委薄一波同志,派秘书刘元璋同志到沁源北部山中一座煤窑检查《赵城金藏》存放的情况,路遇日寇扫荡,光荣牺牲。但这种说法找不到知情人的任何证明材料。后一种说法,《续集》一书中提供了《刘元璋同志在赵城牺牲的时间和地点的六个资料》,其中包括知情人杨少桥(时任太岳区一专署专员)、杨泽生(时任赵城县人民政府县长)、贺英(时任赵城县党的地下工作者)等提供的资料,均证明太岳区一专署司法科长刘元璋到赵城县检查工作,被敌人所俘,在狱中坚贞不屈。1945年10月30日赵城县第一次解放的前一天晚上被敌人活埋,壮烈牺牲,其遗体被抗日政府派人装入棺材,埋在兴旺峪村。这些写证明材料的人都是亲手所办、亲眼所见和亲耳所听的第一手资料。广祥同志为此事,特在书中附注说明:"为了纠正误传,就说实话,写实事,宣传实人实事"。由此看出广祥同志对待历史一丝不苟、忠于史实、忠于真理,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令人钦佩!
  (二)学史编史,志在传承
  历史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群众的精神家园。读史可知古鉴今,彰往昭来。诚可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习近平在《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的重要讲话中指出:"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有助于提高文化素质和思想政治修养,有助于提高工作能力和领导水平","可以看出伟大的民族精神、高尚的社会风尚以及那些治国理政的思想精华"。张广祥同志从1942年参加革命工作,到1991年离休,先后在党政部门工作,十分重视学习,炼就了德才兼备为人民服务的过硬本领,造就了党性强、作风过硬的工作能力,为党和人民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广祥同志从1981年以来从事修志工作,到离休后从事革命史编写,至今从事编史已有35年的历史,他认真地学史、编史,其所思所想所干都是与写史分不开的,他心系史志事业,心向广大民众,心想革命先烈,他不顾年老体弱,用那种继晷焚膏、宵衣旰食、锲而不舍、全力以赴、一丝不苟的韧劲来为英烈树碑立传,谱写出一篇篇历史画卷,渗透着对革命事业的奉献精神,志在传承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这既是中华民族之灵魂,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屈指算来,张广祥同志已是91岁高龄的老人了,我们应为张老传承革命史大大点赞。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