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21日

|

决不容历史虚无主义兴风作浪

来源:求是网时间:2018-09-21分享:

    当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引领主流意识形态,成为人们普遍共识的同时,历史虚无主义犹如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又仿佛藏在黑夜深处的幽灵,时不时出来兴风作浪。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自媒体的兴起,历史虚无主义无孔不入,采取恶搞、戏谑、抹黑等方式,妄图重登历史舞台。

    历史虚无主义自身带有双重性质,呈现出“有所虚无,有所不虚无”。从其目的看,可谓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其根本目的就是想通过对历史的“重构”,做“翻案文章”,最终取代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成为主流意识形态,达到否定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目的。从其方式看,历史虚无主义通过一些非常手段,采取“移花接木”的方式来表达诉求,通过混淆视听来达到目的,因而难登大雅之堂。从其结果看,历史虚无主义不可能也决不能“翻案”成功,因其本身的虚无性、局限性和错误性,终究只会被历史的洪流所湮没。

    然而,历史虚无主义的沉渣泛起,不可避免会对历史、现实的方方面面产生冲击,对人们的思想意识造成一定的影响。一是不断变换方式,消解忧患意识。一些“明星”对领袖人物、革命英雄的诋毁,女主播对南京大屠杀的调侃,“抗日神剧”对历史事件的歪曲,在赢得点击和博得眼球的同时,淡化了历史的惨痛教训,弱化了中华民族的革命精神,消解了国民的忧患意识。二是形成错误认知,消解主流价值。以点带面、以偏概全,以支流充当主流,这是历史虚无主义的惯用伎俩。通过对历史的随意剪裁和歪曲解释,采取颠倒黑白的方式来哗众取宠,导致怀疑、戏说、颠覆、亵玩的社会心态逐渐蔓延,从而达到否定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历程、否定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动摇马克思唯物主义意识形态主流地位的目的。三是推崇西化思想,消解自强精神。把“半殖民地半封建”恶意篡改为“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甚至认为西方“侵略有理”,为西方资本主义摇旗呐喊。鼓吹“西方的月亮比中国圆”,把西方自由主义奉为“人间天堂”,贬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和文化,妄图瓦解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砥砺奋进的民族精神,从而阻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反对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需要我们时刻保持警惕,既要有坚决反对的思想自觉,又要有全面压制的具体行动。

    一是要在思想层面紧起来。要充分用好用活马克思主义唯物历史观这一“科学的科学”“唯一的科学的历史观”,始终坚持科学态度和正确方法论去了解历史、认知历史、面对历史;要揭开历史虚无主义“学术研究”“历史重构”“纯属娱乐”等精心设计的外衣,认清其丑恶行径、看清其本来面目,决不给历史虚无主义任何可乘之机。

    二是要在法律层面严起来。要将《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真正落到实处,对歪曲、丑化、亵渎、否定英雄烈士光荣事迹和伟大精神,宣扬、美化侵略战争和侵略行为等进行严厉打击,弘扬民族正义与正气;要进一步健全完善互联网、新兴自媒体运营管理的法律法规,对于伤害民族情感、诋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危害公序良俗、侵犯他人权益等行为,运用法律武器严加惩治。

    三是要在行动方面实起来。面对历史虚无主义,不能止于警惕,必须拿出实际行动来。要自觉进行抵制,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远离庸俗、低俗、媚俗,不把恶搞当时尚、不为戏谑而动容,着力铲除历史虚无主义主义滋生蔓延的土壤。要坚决进行反对,准确把握马克思唯物主义方法论,用好用活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这一有力武器,坚决对历史虚无主义进行抨击,让其自惭形秽,最终销声匿迹。要主动学史、知史、明史,以史为镜、明史正心;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主流意识形态,汇聚强大正能量;毫不动摇坚持文化自信,让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思想潮流,提升大众文化的品味、格调和情怀,让正气充盈、邪气消散。

    (作者:张育维    单位:中共宾川县委办公室)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