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21日

|

您当前所在位置: 河南省党史方志网 > 学术研究 > 党史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传统文化根源和文化发展

来源:省委党史研究室作者:王颍颍时间:2022-05-27分享: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讲话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二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不仅要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更重要的是要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这样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中国特色”,才能赋予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人民所喜乐见闻的民族形式,才能被广大中国人民所接受。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三次历史性飞跃,并形成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三个理论成果,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实际上也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因此,要想科学全面地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发展规律,就不可能脱离中国传统文化。本文试从传统文化层面出发,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发展规律做一初步探讨。

  一、马克思中国化的传统文化根源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两个祖宗”或者说是两大文化根源,即来自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和来自中国本土的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实践中相互结合相互吸收,并最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的过程。

  首先,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必须与本民族文化相融合,扎根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中,才能与本民族文化血脉相通、才能开花结果,这是大家所公认的事实。早在1938年的的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1】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使马克思主义立足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在此基础上形成带有中国特性的马克思主义形式,并最终成为中国人民所喜闻乐见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和传统文化之间具有契合点,这是二者能够结合的先决条件。学术界普遍认为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外来文化,能够被中国大众所接受,这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之间存在相通之处,这种相通之处就是两者之间的契合点。张岱年先生早在1987年就撰文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契合之处至少包括唯物论、辩证法、唯物史观、社会理想等四个方面。【2】近年来,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对传统文化研究的兴起,在马克思主义和传统文化的契合点方面进行的研究可谓是硕果累累,但基本上都是从上述四个方面探究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共同点,即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中的朴素唯物辩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相通,传统文化的“大同”社会理想与马克思主义最高社会理想相通,传统文化的“民重君轻”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相通。【3】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和传统文化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马克思主义是继承了人类文明一切优秀成果的最先进的文化形态,传统文化在中国历史上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其先进性。两者之间的这些人类文化共有的先进性如具有开放性、对人的重视、对真理价值的追求,就是两者之间的契合点,是两者可以相结合的重要基础。

  其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用中国传统文化解读马克思主义并最终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特性的过程。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这使得他们能够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能够以一种符合中国国情的形式来解释马克思主义。如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立足中国实践和中国文化对革命主体的解读就是个经典范例。马克思从欧洲的实际情况出发,认为工人阶级受资产阶级的压迫和榨取,具有革命性,无产阶级的革命主体应该是工人。然而,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民占了人口的绝大多数,中国的文化是建立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基础上,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强调宗族礼法的农业文化。在中国,农民才是社会的主体,只有解决了主体的问题,才有可能解决整个社会问题;只有充分调动主力军的积极性,才能充分发挥主力军的作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在最初发动革命主力军的时候,就是按照马克思主义所表述的工人阶级是革命的主力军去努力的,然而随着工人运动的屡次失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部分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开始认识到农民阶级的重要性,开始把农民阶级作为革命的突破口和主力军,毛泽东认为农民“是中国革命的最广大的动力,是无产阶级的天然的和最可靠的同盟者,是中国革命队伍的主力军”【4】。在如何领导农民阶级进行革命时,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立足本国农民阶级具有反叛精神的传统文化和中国实践,从农民阶级最关心的土地问题出发,提出“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方针,并最终走出一条农村保卫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这正说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立场的马克思主义的过程。

  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及其传统文化根源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典范,它在创造具有中国特性、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主义方面取得了不朽成绩,这一思想在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被中国群众接受并掌握,成为他们行为的指南,即使今天还保留着其旺盛的生命力。可以说,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里程碑。毛泽东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具体情况相结合的集体智慧的结晶,当然,就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首先,毛泽东同志本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毛泽东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联系可谓说是非常深厚的,他自青少年期就重视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毛泽东在传统文化的典籍中列出了“经之类十三种,史之类十六种,子之类二十二种,集之类二十六种,合七十有七种”,认为这是“中国应读之书”,“苟有志于学问,此实为必读而不可缺”; 在对待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时,他非常注意“中西之比较”,除重视西方哲学和社会学说以外,更熟悉中国先秦的“诸子百家”及历代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丰富历史遗产,其目的就在于“取于外乃足以资于内也。”【5】正因为毛泽东对中国文化的重视,他才能在1938年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谈话上指出“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6】也恰恰是毛泽东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刻的理解,他才能在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时,用中国的传统文化来解释马克思主义,从而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

  其次,毛泽东同志运用中国传统文化来解读马克思主义。毛泽东同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这使得他在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能大量地借用中国古代典籍和民间成语、典故,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特色进而能够被广大中国人民所理解、接受、运用。实事求是的确定就是经典范例。“实事求是”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哲学术语,源出于《汉书·河间献王传》,说河间献王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唐代颜师古对这段文字进行了诠释,指出“实事求是”一词即是“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毛泽东从青年时代就立志“不说过头之话,不行架空之事”,把“实事求是”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后来,又用“实事求是”四个字概括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毛泽东对“实事求是”进行了新的辨析,使其更赋有哲学含义,毛泽东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内部的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7】《实践论》就是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创造性诠释,他成功地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中国人的文化传统和革命实践密切地结合起来,使实践论成为在中国的山沟里讲出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使实践论以其自身的特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格,从而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变成了能够为中国人所掌握、所运用的思维方式,并最终植根于中国人的现实的生活世界中。【8】

  再次,毛泽东同志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来创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突出表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选择。这是毛泽东同志吸收中国民间传统文化中广大农民反抗精神和均平思想的产物。例如,毛泽东认为,中国广大劳动农民遭受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背负三座大山的压迫,因此最富有反抗精神。他指出,“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只有这种农民的阶级斗争、农民的起义和农民的战争,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9】,“中国从秦末陈涉大泽乡(徐州附近)群众暴动起,到清末义和拳运动止,二千年中,大规模的农民革命运动,几乎没有停止过。同全世界一样.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阶级斗争史。”【10】在毛泽东的带领下,中国开启了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道路。这正是毛泽东立足中国民间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及其传统文化根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碰撞融合的产物。

  邓小平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扬,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对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命题的提出。中国明清之际的著名哲学家、实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颜元曾经说过:“欲知食物之美恶,必待入口而后知”、“欲知裘帽之冷暖,必待上头而后知。”【11】毛泽东在结合马克思主义和中国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对实事求是进行了解释。邓小平则把实事求是上升到一个纲领性的高度,指出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再如,小康社会的提出。“小康”和“大同”历来是中国儒家思想的理想,在《礼记·礼运篇》中,孔子就描绘了“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蓝图,并提到了“小康”。 自从这种思想形成之后,两千多年来,“大同”和“小康”就成了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的梦想。邓小平在三步走战略中提出“小康”,正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吸收。此外,邓小平提出的改革开放思想与“和而不同”实行“一国两制”都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解释和创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典范,是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科学思想体系。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关键就在于与时俱进。与时俱进是江泽东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表述。与时俱进,从词义上看,与《易经》中的“与日消息”、“与日偕行”,以及诸子百家中的“与时推移”、“因时制宜”等意思是相近的。从义理上讲,与时俱进源于我国古代思想家博大精深的“时变”思想,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哲学智慧。【12】江泽民在解释马克思主义时,批判性地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时变”思想,提出了“与时俱进”的概念,并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对与时俱进的内涵作出解释,他说,“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这是江泽民对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新诠释,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时变”思想的新提升。

  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科学发展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可谓深厚。比如,“以人为本”即是对我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吸收。民本思想在我国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时期,孟子就提出,“民为贵,君为轻”,荀子直接把君民关系比喻为水与舟的关系,强调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以后历代的封建君主也大多重视民生。这一观念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中不断传承,就成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思想的传统文化渊源。

  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及其传统文化根源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这一重大论断指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其中,“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揭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关联,也指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中华文化的重要作用。

  首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根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根创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一理论的形成离不开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精髓的汲取、弘扬。可以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带深刻的传统文化印记。学者陈弘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传统文化渊源探析》一文中指出“崇实黜虚是实事求思想路线的传统文化渊源,大同理想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传统文化渊源,民惟邦本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传统文化渊源,大一统是推进祖国统一、构筑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的传统文化渊源,奉法者强是依法治国方略的传统文化渊源,和合共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传统文化渊源,天人合一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传统文化渊源,修齐治平是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的传统文化渊源。”[13]笔者认为,该文比较全面的诠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传统文化根源。

  其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同时,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坚定文化自信、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一系列著名论断,并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积累下的伟大智慧,贯穿在新时代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中,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智慧和养料来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崭新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比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中国精神凝练为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提出构筑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

  再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摆在突出位置,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俱进、焕发新的生机。2017年,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首次以中央文件形式专题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2021年,中央宣传部正式印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十四五”重点项目规划》,绘就五年文化发展传承的蓝图。通过这种政策行的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了创新发展:一批批文化资源经过普查梳理,建立了资源库,给文化资源的分级分类、科学保护提供了可靠支撑;一大批重点文化工程项目实施,国家古籍保护、中华经典诵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中国古村落保护等项目吸引多方目光凝聚多方合力,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护走深走细走实;一系列专题片、记录片、电视节目如《典籍里的中国》、《国家宝藏》、《中国诗词大会》、《唐宫夜宴》等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彰显文化文采。

  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文化交融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的结合,而且是要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支撑,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使马克思主义能够说“中国话”,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如何同中国传统文化结合,通过对中国实践的历史经验解读,我们可以发现一些规律。

  首先,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是在中国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脱离不了中国实践。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运用中国传统文化来解读马克思主义,是在中国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认识,取得进步的。从最先的照搬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到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道路,就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在实践的基础上,认识到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化,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国情结合起来。正是因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根据中国实践的需要,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进行解读和创造,才产生了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

  其次,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相互融合相互碰撞相互促进最终促进共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一方面推进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赋予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一种新鲜活泼的能为中国百姓喜闻乐见的中国特性、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创造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在运用中国传统文化解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时,继承和发扬了传统文化中优秀的部分,摈弃了愚昧落后的部分,创造了新的民族文化如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终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意识形态等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最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征程上要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当前,我们正处于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正坚定地迈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党的十九大把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一道,作为“四个自信”被写入报告。习近平总书记称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更加坚定文化自信,更好做到“两个结合”。同时,讲好中国故事,要把党团结带领人民创造中华民族发展史和人类社会发展史上非凡奇迹的故事提炼出来、 展示出来,传播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好声音。(作者系省委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处干部)

  参考文献

  [1] [6]毛泽东选集: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4.

  [2] 张岱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传统哲学的背景[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7,(3).

  [3] 参见韩金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几点文化思考[J].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09,(08).温波.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来源[J].江海学刊,2009,(05).魏范青.论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契合[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9).兰文华.试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接榫口[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5).

  [4] 毛泽东选集: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66.

  [5]张俊国.论毛泽东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J].宁夏党校学报,2003,(03).

  [6]毛泽东选集: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3.

  [7]张允熠.从毛泽东到邓小平-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J].学术界,2004,(05).

  [8]何萍 李维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66-68.

  [9]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35.

  [10] 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151.

  [11]许青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传统文化渊源及其实现路径[J].求索,2009,(07).

  [12]刘红英.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内核[J].党史文苑,2010,(11).

  [13]陈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传统文化渊源探析[Z].光明网,2021.7.8.

  https://m.gmw.cn/baijia/2021-07/08/34981221.html.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