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21日

|

您当前所在位置: 河南省党史方志网 > 学术研究 > 方志研究

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将地方志工作推向深入

来源:177作者:时间:2017-08-04分享:

 

安阳市第二轮修志始于2001年6月。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省史志办的指导下,我们坚持以续志为重点,以质量为中心,以服务现实为宗旨,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高点定位,创新思路,实现了全市史志事业与区域经济社会同步发展,为安阳市的“三个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以自己的工作业绩赢得了群众的认知、领导的认可和社会的承认。安阳市地方史志办公室被评为全国地方志系统先进集体。我们采取的主要做法是:

一、搞好基础建设,营造良好环境

 “一纳入”体现了史志工作在当地全局工作中的定位和地位,“五到位”则是修志工作得以正常进行的必要保障。“一纳入、五到位”的落实,为史志工作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空间。

(一)     落实“一纳入”,史志工作地位得到提高

市政府把续志编纂工作纳入了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政府任务之中。2001年,专门印发了《关于认真做好第二届<安阳市志>编纂工作的通知》,并把第二届《安阳市志》编纂工作列入政府年度工作目标,对目标内容、完成时间、责任单位、责任人及考核奖惩办法作了明确规定。市政府分管地方志工作的高雁卿副市长与我办陈文道主任签订了目标责任书。7年来,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对地方史志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对续志编修也极为关注,书记、市长等主要领导均参加了纂修《安阳市志》的发动会和评审会。靳绥东书记还为《安阳市志》题写书名,并为史志办主任陈文道题词。董永安市长亲自审阅了志稿,高雁卿副市长更是多次听取史志工作汇报,并在经费、机构、人员编制、办公条件等方面给予关心和支持,帮助解决修志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二)落实“五到位”,修志基本条件得到保障

1、工作机构和班子健全。市和各县区全部重新调整和充实了新一届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市县两级政府一把手任编委会主任,形成高规格、有权威、能解决问题的领导班子。同时,健全了修志机构。全市市和县区共有10个常设的修志机构,市和五县为单设,四区均为合署。2、修志人员满足工作需要。市、县(市)区史志部门都明确了人员编制。市志办内设4个科室,定编17人,还返聘了两名老干部。截至目前,全市共有专业修志人员74人,市县两级志书承编人员达4000多人。3、修志经费得到落实。市县两级的修志经费都纳入了地方财政预算。市本级续志落实财政经费170万元,各县(市)区经费也得到全额保障。4、办公条件明显改善。市志办设在市党政综合办公大楼,办公室配备电脑11台,达到业务人员每人一台,连通了政府内网和国际互联网,配备了光盘刻录、音频视频采集、影像拍摄、传真机、复印机等设备,最近还购置了一套黑马校对软件。每间办公室都装有固定电话和中央空调,市政府还为市志办配备了3部办公用车,此外,有6个县区史志办也配备了工作用车。

二、抓好重点工作,打造精品志书

编修续志是地方志工作的重中之重,而质量则是志书的生命。在修志的过程中,我们认真实施精品战略,四调篇目,五易其稿,从初稿、编稿、评稿、改稿、定稿等关键环节入手,建立了行之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1、抓初稿。首先科学拟订篇目;其次组织专业培训,市县两级共培训承编单位撰稿人员3400余人;第三深入承编单位现场指导,抓好先进典型,及时发现问题。共召开现场会6次。2、抓编稿:一是实行责任编辑、副主编和主编三级审稿制度,明确各自的责任和质量要求,责任到人,层层把关。二是在严格执行《河南省第二届三级志书编纂行文规范》的基础上,制定了《安阳市续志编修行文规范的补充规定》,使编修人员有章可循。三是坚持编务讲评制度,定期业务讲评,规范编务,协调工作。3、抓评稿。市志分别召开了中指组和省、市专家70多人参加的评审会,安阳市保密、军事、历史、地理、考古等各界专家评稿会和志稿承编单位核稿会。县区志稿进行了内部评审、市级专家评审和省志办专家评审。4、抓改稿。主要做了五个方面的工作:⑴调整篇目,合理布局;⑵统一文风,统一文体,统一格式;⑶核实、订正观点、史实、数据;⑷删繁就简,处理重复交叉,精简压缩文字;⑸拾遗补缺,充实内容。5、抓定稿。严格把好六关:即承编单位核稿关、责任编辑校稿关、正副主编通审关、相关单位验稿关、政府主管领导终审关,最后报省志办和出版部门审核。

三、指导县区修志,致力整体推进

本届修志河南省下达给我市的任务为10部志书。其中1部市志,5部县(市)志,4部区志。在作好市志编修的同时,市志办坚持全市一盘棋,市县两级续志整体推进、平衡发展的工作思路,下大力气狠抓了县区修志。一是加强指导。县区修志人员普遍业务生疏,特别是四个城区,城区志的编修是前无古人的第一次,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尤为突出。我们举办了县区修志人员培训班,专门编印教材,请有关专家授课,并聘请具有丰富修志经验的老同志进行业务指导。据统计,共培训修志人员2600余人次。二是加强督察。对县区修志提出质量和进度要求,还经常对编撰情况进行督察,及时掌握进展情况。同时对县区修志过程中经费、人员等实际困难和问题,积极帮助协调解决。三是抓好典型。针对全市续志工作发展不平衡、两头冒尖的现象,对9个县区,我们重点抓了两头,即进度较快的林州市、汤阴县、安阳县和相对滞后的龙安区、殷都区,从而带动处于中间状态的其他县区,使全市的修志工作整体推进,平衡发展,按时完成了省定的修志任务。四是搞好交流。我们经常组织进行县区史志部门间的业务交流,如9次召开县区业务骨干研讨会,并利用县区志评审会为他们提供相互学习借鉴的平台,使县区修志取长补短,少走弯路。

截至目前,安阳市五县(市)四区续志编纂工作进展顺利,势头良好。《林州市志》《安阳县志》《汤阴县志》《内黄县志》等4部志书已正式出版。《安阳市志》《北关区志》《滑县志》《文峰区志》《龙安区志》《殷都区志》已完成评稿并相继进入成书阶段,年内可望正式出版。

四、拓展工作思路,坚持可持续发展

目前续志编修工程即将告竣,这意味着地方志工作走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面对新形势,我们拓宽思路,提前运筹,积极应对,为地方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工作。

(一)以志为主,多业并举

根据《地方志工作条例》对地方志工作的性质、职责的界定,我们坚持以志为主,年鉴、月报、丛书、期刊、旧志整理多业并举,不断赋予地方志工作崭新的内容。

一是编好年鉴。《安阳年鉴》已连续出版了9卷,连续5年被市社科联评为安阳市社科成果一等奖。完成续志任务的县区也相继启动了年鉴的编修。二是办好《安阳市大事月报》。月报已连续出版15期,汇集了许多珍贵的地情资料,同时也成为了史志部门一个重要品牌和宣传阵地。三是编印《安阳市地情丛书》。目前已出版了《安阳古都简史》《中国八大古都》《安阳大事记》等9部地情丛书,另有6 部如《安阳方志提要》《殷都史话集》《明朝安阳迁民》《安阳市地震志》等正在编纂。四是整理开发旧志。2007年启动了整理校勘[明]嘉靖《彰德府志》。此志被史志界誉为名志,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预计明年正式出版。五是继续办好《安阳史志通讯》。这是一本介绍安阳市史志工作动态和史志成果的内部刊物,目前已编印了 12 期。六是推动指导专业志、部门志和乡村志编修。近年来我市此类志书的编修蔚然成风。对此,我们从收集资料、制定篇目、撰写志稿、评审志稿直至版面装桢设计,都倾力相助。市区20余部志书分别完成了撰写、修改和出版。内黄县启动了专业志、部门志和乡镇志的编修,全县共完成各类志书30余部。其他各县专业志、部门志和乡村志的编修也势头正盛。目前全市已出版、即将出版或正在编修的专业志、部门志和乡村志多达80余部,极大地繁荣了了我市的地域文化,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同时也为下一届修志储备了资料。

(二)发挥优势,搞好服务

为现实服务是志书的价值所在。我们以搞好“四项服务”为切入点,抓好方志资源的开发利用,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大潮中发挥优势,有所作为。 

第一,服务领导决策。近几年,安阳市的洹河治理、老城改造、区划调整、行政东区建设以及南水北调工程(安阳段)等许多重大决策,都曾认真参阅了各级志书。我们还先后完成了发展旅游经济、诚信社会建设、和谐社区建设、群众就医难、缓解交通拥挤、劳动合同法等资政文章20多篇。第二,服务中心工作。在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期间,史志部门检索了大量殷商文化的相关资料,为申遗文本提供了许多素材。去年十七大期间,为与会代表提供了10套《安阳市志》《安阳年鉴》。为配合改革开放30年、安阳解放60年的庆祝活动,我们正在编撰《经典安阳·辉煌的六十年》大型画册作为献礼。第三,服务经济建设。河南省麦普测绘技术应用中心、市计委、建委、民政局、交通局、超越集团等部门和单位在制定经济发展规划和城市建设规划时,我们帮助查阅资料,提供数据,为他们解决了基础资料问题。我们还多次向来安阳考察的台胞赠送市志及其他地情资料,提高了安阳的知名度、促进了两岸文化交流和经济合作。第四,服务社会大众。市县两级史志部门在志书、年鉴等地情资料的编纂中,注意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增强可读性和实用性。编纂出版了乡土教材、地情丛书、画册等多种地情资料,并与媒体联手共同做好地情宣传。同时安排专人为上门查询资料的单位和个人提供方便,使地方志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大众。第五,加强基础建设。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方志资源,我们重点加强了一室一站建设。一是筹建了方志资料室,为社会各界查阅资料提供方便,同时为下一步建立方志馆打下了基础。方志馆立项的前期准备工作市领导已作出批示,目前有关部门正在积极的协调之中。二是建立地情信息网站。我们在安阳市外网门户网站中建立了网页,设有6个栏目,成为外界了解地方志工作的一扇窗口。同时还着手将网页改建成地情网站,使之容量更大,功能更齐全。

(三)以人为本,带好队伍

质量是志书的生命,而志书质量的关键取决于人的素质。为建立起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史志队伍,我们采取了三项措施。一是提高队伍素质。在史志队伍中大力倡导学习之风,通过自学、研讨、专题培训、以老带新等多种形式,提高了史志人员的业务素质。目前市志办在职人员全部是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并面向社会公开选拔招聘两名专业人员,1名同志还完成北京师范大学历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业。二是强化制度管理。出台了《安阳市政府地方史志办公室十项管理规章制度》等文件,建立了一套科学的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做到责任明确,工作量化,考核到位,奖惩分明。三是注重培养使用干部。大胆提拔任用工作业绩突出的干部,对优秀干部及时向组织推荐。几年来,全市提拔科级干部16名,重用交流干部10名,同时还注意加强县区史志部门干部的配备,保证了史志队伍的素质和相对稳定。

(四)落实条例,依法修志

《地方志工作条例》颁布实施后,我们将《条例》的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作为中心工作来抓。首先,召开党组会专题研究《条例》的宣传贯彻工作,并制定了学习贯彻《条例》的意见和方案。其次,分别组织党组成员、市志办全体人员和县区史志办主任认真学习。第三,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共展出宣传版面5块,向群众发放《条例》2000份。高雁卿副市长就《条例》的贯彻落实在电台发表了专题讲话。还利用《安阳广播电视报》举办了《条例》知识竞赛。第四,史志部门对照《条例》的规定,以制度建设为重点,对依法修志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审视和回顾。建立了史志工作六项长效机制。《条例》颁布后,各县区党委政府进一步加强了对史志工作的领导,增加了经费,调配了人员,改善了办公条件。第五,协助承办了《河南省地方志工作规定》起草工作座谈会。

我们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准确把握史志事业发展方向,不断拓展工作领域,促进地方志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仍然是史志部门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我们将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真抓实干,推动安阳市史志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