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21日

|

您当前所在位置: 河南省党史方志网 > 学术研究 > 方志研究

持续提升新水平 重大项目搞突破

来源:180作者:时间:2017-08-04分享:

持续提升新水平 重大项目搞突破

――方志馆建设和旧志整理被列入洛阳市“十二五”规划

 

洛阳市地方史志办公室

 

201131,洛阳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洛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方志馆建设和旧志整理出版被列入其中。该《规划》第七篇推动文化繁荣发展中提出:“规划建设一批标志性的文化基础设施,完成市广播文化中心、文化艺术学校、新区图书馆、科技馆(方志馆)、群众艺术馆建设。”同时,“加强洛阳历代府、县两级旧方志的整理和出版工作。”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将史志工作列入五年规划。这说明了市委、市政府对地方史志工作的重视,也是我们长期争取的结果,将对今后五年我市的地方史志工作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一、奋力推进方志馆建设

洛阳是闻名中外的“千年帝都”,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上,洛阳有1500多年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至今洛阳还没有一座方志馆。致使大量志书散失或藏于欧、美、日本等国外图书馆。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已进行了两轮志书编纂,形成的各级各类史志资料和出版的综合志书、年鉴、专业志、部门志、山水寺庙志等地情著述已达数十亿字,这近似天文数字的珍贵地情资料,是我市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所无法比拟的,其潜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将是无法估量的。全市数千名地方史志工作者近30年辛勤笔耕的成果由于没有集中存放的处所,只能临时散藏于各级各类修志单位及个人手中。如果不在近期内汇总、整理,必将遭受散失、毁弃的命运。建立方志馆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古今洛阳地方史志资料的整理、保存和开发利用问题。

(一)为建设方志馆不遗余力

20世纪90年代以来,历届史志办领导都把方志馆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多次向市党政领导争取,想方设法营造舆论氛围,使方志馆建设逐步得到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的认可。2007年我办新班子上任后,加大了方志馆建设的工作力度,经过多方争取,我办于2010年春天搬入了新建的档案综合大楼,结束了长期租房办公的局面,办公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但远远满足不了地方史志事业长远发展的需要。省委常委、原市委书记连维良指出“史志办上档案综合大楼是临时之计,从长远考虑要在建设科技馆时考虑史志馆的位置,从根本上解决史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毛万春20101018日在史志办调研时指出:“你们提的‘十二五’期间与科技馆合建方志馆。这个我觉得提得很好。”经过我们多方工作,方志馆建设被列入了《洛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下一步,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做好项目规划、设计、施工等工作,争取在“十二五”期间建成投入使用。

(二)方志馆建设的基本设想

根据多方考察论证,拟建设的洛阳方志馆要集地情资料编修、收藏、研究、开发利用于一体,为领导和社会公众服务的基础文化设施具有修志、编鉴、藏书、展示、科研、学术交流,人才培训及地情资源开发、咨询服务等多项功能。根据地方志事业的发展和方志馆的功能需求,并借鉴兄弟城市的建馆经验,洛阳方志馆计划总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功能分区如下:

1.地方志编修中心:该中心承担全市综合志书、地情书及洛阳各类特色志书的编修及县(市)区志、专业志、部门志的指导工作。目前洛阳已形成几千人专、兼职的修志队伍。洛阳市志编修有总纂、副总纂、编辑、审稿、校对等都需要一个固定的场所。此外,我们还计划聘请一些了解洛阳的老领导、老同志以及洛阳地情研究方面的的专家学者参与综合志、专业志、特色志的编写工作。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充分体现党委领导,政府主持,专家修志的局面。因此,方志馆应建立容纳数十人集中工作的编修中心。

2.年鉴月报编辑中心:该中心承担地方综合年鉴《洛阳年鉴》的组稿、编辑、审稿、校对等业务。负责与全市近100多家年鉴供稿单位的通联工作,并负责收集、整理、汇总本市的经济、政冶、文化、社会等重要信息,指导供稿单位的业务培训。同时还承担对全市专业年鉴、部门年鉴、市(县区)年鉴的指导、组织、协调工作。因此,该中心应设立主编工作室、若干编辑室、校对、打印室及电子版编辑室的工作用房。

3.地情文献收藏中心:该中心主要收藏历代留存的旧方志和相关地方文献资料;新中国新编方志中省、市、县(市、区)三级志书及行业志、部门志、专业志等;洛阳编修市、县(市)区两级志所搜集的相关资料;洛阳市各种年鉴年鉴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综合年鉴及各行业、部门、专业年鉴;全国各种地方志、年鉴类杂志;相关地情文献资料、相关文史类资料书、工具书等。同时,还要收藏方志、年鉴及其它地情资料的电子版和光盘、磁盘等多种载体资料。另外,还要留有一定的空间,收藏续修的方志、年鉴及其它地情资料。

4.地情文献资料利用和咨询服务中心:该中心主要职责是为社会各界查询、阅览方志、年鉴及其它地情资料提供接待服务,为各级领导及政府各部门提供咨询服务。其中包括咨询接待室、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等。

5.地情研究中心:该中心为研究洛阳历史与现实的开放型的地情研究机构。包括:专家联络室、方志理论研究室、课题研究室、旧志整理室等。

6.地情信息网络中心:地情信息网络中心主要职责,一是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将纸质的方志、年鉴及其它地情资料经过数字化处理,转化为数字化信息。二是负责洛阳地情数据库、洛阳地情网管理、充实、维护任务。并以此为基地与全省、全国联网,实现资源共享,为领导及社会各界了解洛阳、河南乃至全国各地的地情提供及时快捷的服务。包括网络中心和数字化处理工作室。

7.地情宣传教育中心:该中心的主要职责是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和举办专题报告会、知识竞赛、编写宣传手册等形式,向领导和公众宣传修志工作、地情知识,开展读志用志活动;通过举办展览,利用不同时期洛阳的方志、年鉴及其它地情资料、中间成果和具有丰富内涵的藏品进行展示,使方志馆成为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国情教育、地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该中心包括固定展厅、流动展厅、地情知识报告厅等。

8.地情资料出版发行中心:该中心负责方志、年鉴、月报及各种地情书籍的出版、发行等工作。

9.志鉴编纂人员培训中心:该中心主要承担对全市修志、编鉴人员进行上岗培训、业务培训及继续教育,不断提高志鉴编修人员的专业素质,以适应地方志事业发展的需要。

10.协(学)会活动中心洛阳市地方志系统有史志协会、年鉴学会、古都学会、姓氏研究会、河洛文化学会、易经学会等学术性团体,是联系志鉴工作者和地情专家的桥梁和纽带。经常组织开展学术交流、理论研讨、志稿评议、专题讲座及交流、考察等项活动。

二、高起点推开旧志整理工作

洛阳旧志是洛阳古籍文献的重要部分,也是我们研究洛阳历史的主要文献资料。洛阳作为十三朝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浑厚的文化底蕴,其所传承流传至今的地方志对洛阳各个不同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风物民情作了详尽的记载,成为洛阳历史文化的具体表现。出于保护古籍的需要,这些珍善本志书基本封存于深阁大库,利用率较低。

旧志整理是我们地方史志部门的重要职能之一。从2010年开始,我们把旧志整理工作列入议事日程。计划通过系统地搜集整理,复制出版,合理保护、开发、利用,使那些珍贵的旧志资料化身千百,为学界所应用,为大众所共享。我们深入地调查研究,基本摸清了洛阳市府(郡)、县两级旧志的数量、版本及保存情况,制定了《洛阳市旧志整理出版方案》,报送市委、市政府审批。省委常委、原洛阳市委书记连维良、洛阳市市长郭洪昌、常务副市长吴中阳都亲自批示,同意史志办启动此项工作。之后,经我们多方争取,旧志整理工作被列入洛阳市“十二五”规划。

(一)旧志整理出版工作具体安排

根据我们调查,洛阳旧志包括现行政区划内元、明、清、民国时期记载洛阳地区情况的各种府(郡)、志、县志及专业志。从现有掌握的情况看总计约47种,738卷。按种类分,其中河南府(郡)志6种,洛阳县志6种,所属县志35种;按时段分,元代1种,明代3种,清代35种,民国8种。

旧志整理出版工作计划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用一年时间完成现存河南府(郡)志、洛阳县志总计12种志书各种版本的搜集、复制、引进工作;第二阶段,用两年时间年完成河南府(郡)志及洛阳县志12种志书的影印出版出版工作;第三阶段,挑选具有经典性、代表性的《河南府(郡)志》、《洛阳县志》各一部,进行标点、校订、注释,按照现行图书出版格式重新编排出版。在整理出版《河南府志》、《洛阳县志》的同时,督促指导有旧志整理任务的7个县(市)史志办对本地旧志进行搜集整理,争取在2015年完成全部35种旧志的整理出版任务。所有县(市)的旧志统一纳入《洛阳历代方志丛刊》系列。

在旧志整理出版工作中,按照“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分步实施”的原则,先将能搜集到的所有旧志以《洛阳历代方志丛刊》为总名出版,统一编序、统一开本、统一装帧、统一体例、统一版式(简称“五统一”),形成一套完整的丛书。为尽量保存古书的风貌,并便于长久保存,丛书采用影印形式出版,保留原书版式。然后选择其中有代表性的精品志书进行标点、校勘、注释,按现代出版物要求出版。

(二)旧志整理出版工作经费预算

根据财政分级预算的原则,《河南府志》、《洛阳县志》的整理出版经费由市财政提供专项资金保证,县级志书的整理出版经费由各县级财政负担。据初步概算,一部旧志从引进、整理到出版约需20万元。按此计算,全市47部旧志共需整理经费940万元,其中市级旧志240万元,县级志书700万元。

(三)旧志整理出版工作队伍建设

旧志整理人员既要有扎实的古汉语基础,又要熟悉洛阳历史。鉴于目前古籍校点人才老化与短缺的状况,校点人员以社会力量为主,充分吸收经验丰富的古籍校点方面的专家,主要包括古籍出版社编审、高等院校历史专业或古文献专业的研究人员。由市地方志办公室与参与人员签定合同,按点校字数计酬。为提高整理人员素质,拟开办学期适当、规模适中、形式多样的旧志编辑、校点人才培训班。编校人才的培训应以编辑为主,或参加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培训,或由市旧志整理编委会组织集中专项培训。培训指导教师从古籍出版社的资深编辑中聘请。

(四)旧志整理出版工作组织、制度建设

成立“洛阳市旧志整理出版领导小组”,由市长任领导小组组长,主管副市长及其他领导任副组长,下设办公室,负责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督促检查旧志整理出版工作。同时成立专家委员会负责指导、审核旧志校点整理。为保障旧志校点整理出版工作有序进行,制定《洛阳市旧志整理校点凡例》等相关标准与文件,以规范校点者的具体校点工作,保证整套丛书的体例统一,风格一致。

 


责任编辑:张百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