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21日

|

您当前所在位置: 河南省党史方志网 > 工作动态 > 市县动态

学英雄 见行动

来源:河南省地方史志办公室时间:2008-07-31分享:

学英雄 见行动

南阳史志办组织全市史志系统祭拜武文斌,并慰问烈士家属,

座谈英雄事迹,用实际行动缅怀学习英雄

让英雄事迹载入史册

  为了响应中央、省委、市委发出向抗震英雄武文斌学习的号召,7月23日12点30分,国家劳模、著名作家、南阳史志办主任秦俊率领全市史志系统40多人来到武文斌的故里——邓州市张村镇程营村,祭拜武文斌烈士,看望武文斌家人,捐助现金三千元,并为武文斌当年就读的村小学捐赠图书60多套,价值三千多元。通过参观烈士家乡、祭拜烈士、缅怀和座谈烈士事迹,广大史志人员很受鼓舞,纷纷表示:以后一定要努力干好自己本职工作,用史志或故事的形式让烈士的伟大形象永远载入史册,把英雄精神传承和发扬开去,为建设大南阳做出应有的贡献。座谈会结束后,南阳市委常委刘朝瑞接见了史志办全体同志,对史志办这一行动给予了高度评价。


烈士父母谈文斌

  见到武中林夫妇,听听他们的想法,看看他们的行动,你就能一下子明白我们河南我们南阳我们邓州何以会出现武文斌这样的大英雄!武中林——武文斌的父亲,是一个话语不多,身体看起来并不强壮,有着酱紫色皮肤的汉子。也许因为自己就是军人,他有一种理念:军人就是属于国家,属于人民的。他常教导儿子:做为一名军人,要尽全力为国家效力,为人民尽忠。

  文斌姐弟四人,两个姐姐,一个弟弟,全靠母亲在家种的几亩责任田维持生计。懂事的文斌自小天资聪明,学习一直名列前茅。由于父母身体不好,家庭经济拮据,他常利用假日和课余时间放羊、采桑、种田。从小养成了勤俭节约、吃苦耐劳、踏实能干的品质。另外文斌一族30余人就出了7名军人,特别是他的堂爷,是雷锋的战友,常常给他讲雷锋的故事。他自小向往军营生活,立志当一名军人。2002年秋,文斌考上了河南新乡平原大学,然而,一是交不起学费,二是立志做一名军人梦想的诱惑,12月他毅然决然的应征入伍了。在部队,他仍然坚持自学,2005年考上了洛阳士官学校,今秋将要毕业,为了抗震救灾,他主动请战。到达灾区后,他和战友们始终奋战在第一线。转移群众,他肩扛背驮走在最前面;搜救失事收音机他不畏艰险,先后3次滚下山坡;灾后重建,他一个人干几个人的活,身上多处被划伤。他一直默默无闻,挥汗奋战,不知疲倦,拼命工作,从未叫过一声苦,喊过一声累,同班的战友称他为“拼命三郎”,被子他救助的灾区群众称赞他是“不怕死的铁军兵”。6月14日,文斌和战友们在都江堰市勤俭小区受灾群众安置点卸载活动房板材,他连续参与了14车的卸货任务。17日晚,连续劳累几天的文斌再次和战友执行8车活动板房的卸载任务。任务完成后,连队安排他休息,但他却放弃休息时间,帮助别的班排战友卸车,6月18日凌晨4时45分,文斌光荣牺牲在战斗岗位上,献出了自己26岁年轻的生命……

  武中林夫妇得到消息后,带着家人赶赴现场。当地老百姓得知这就是为救他们牺牲的英雄的父母时,主动捐款33265元交给武中林,以表达无限的谢意和愧疚,然而武中林说什么也没有收,并且他把自己身上带的仅有的2000元回家路费也全掏出来,把35265元款一并捐给了儿子倒下的地方——都江堰小学。做为一个刚失去儿子的父亲,收入不高的农民,三四万元钱不是个小数!然而,他没有犹豫地捐了。并且自己穿上儿子的军装,投入抗震救灾活动中。60多岁的人啊!又是在那频繁发生余震,时刻有生命危险的地方,且又在老年丧子的悲痛之中……

  他的举动,令人折服。

  当我问起英雄的母亲:“如果你在现场,会不会阻挡你儿子,不要那么拼命的干。”武文斌的母亲,这个不识字的农妇说:“不会的,因为我总是教育儿子,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尽力。我儿子为抗震救灾尽力了,尽管他牺牲了,我也很高兴。”我和南阳电视台周丽娟女士都吃惊地问:“你儿子牺牲了,你不悲伤吗?”这位慈善的母亲平静地说:“是的,听说文斌出事了,我很着急也很难过,可是一到出事现场,一看到灾民。我当时就想这抗震救灾就跟打仗一样,打仗就肯定会死很多人的,谁的孩子死了谁都会很伤心的。我儿子是个军人,随时就可能为国献身。所以尽管他不在了,我也很高兴,因为他的牺牲是值得的。当时,你们没去现场看哪,看到那么多人缺肢膊少腿,那么多人没有了家,那么多可爱的孩子没了亲人,你说他们在那样的情况下还给我们捐款我们能收得下吗?我们生活是不富裕,可是我们有家,我们身体健康,我们完全可以统过自己的劳动自食自力,养活自己。我们最后把捐款和身上所有的路费都给了都江堰小学,目的是让灾区孩子们好好学习,将来为国家多做贡献。我儿子不在了,我很心痛,但作为一个军人,牺牲了也是个常事。他牺牲后,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又给了我们很多照顾和关怀,我们很激动。”

  同时,还有两件事听后令人震撼。一是武文斌的骨灰运回家乡后,部队首长和邓州市委书记刘朝瑞到他家中看望和安抚,让这两位老年丧子的人提些补偿要求。武中林沉思了一下,仅提了使普通人难以想象的三个要求:第一是实现文斌生前遗愿,为村民修一条路,老人说:“书记,村里这条路太差了,不好走,文斌以前回来说过,将来他挣钱了,首先要把这条路修好,我知道咱市里财政紧张,前几天乡亲们给我捐的3万多元钱,给你把那条路修修吧,这也了却文斌一个心愿,行吧?”刘书记当场表态:“咱市里再紧张,不缺这一点修路钱,等修好后,就命名为“文斌路”。第二是老人要求用那几万元钱在武文斌上学的程营村小学设立一个基金会,鼓励那些品学兼优的孩子。刘书记说,建立一个文斌基金会很有必要,但钱不用你出,市里拿出十几万,镇里再凑一些就可以了。老人提出的第三个要求是:他想入党。刘书记说:“根据你的表现,你早已具备一位共产党员的标准。本来市委完全可以直接吸收你入党,作为一名特殊党员也无不可。但为了教育广大村民,教育广大党员干部,您还是直接向村支部提出来,由他们决定”。

  值得欣慰的是,数日后武中林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武中林老人的这三个要求,我们可以看出,都是为国家、学生和人民的,从来没有考虑他自己,多么伟大的要求啊!多么高风亮节大公无私的品质啊!

  第二件事是,济南军区政治部主任到武文斌家中看望老人,临走时,老人握着主任的手说:“主任,文斌小学挂牌的时侯,你可一定要来啊,我还欠你一碗糊汤面条呢。”一句话说得主任热泪盈眶,禁不住抱着武中林放声痛哭了起来。面对多么质朴的语言和朴实的感情,所有在场的人都流下了泪……

  

英雄频频出在邓州不是巧合

  人们都知道,邓州有个雷锋团,最近,又都知道胡锦涛总书记亲自授牌的抗震英雄武文斌出自邓州,可是没几个人知道,武文斌的堂爷曾是雷锋的战友,还是雷锋牺牲时的现场见证人。我们不得不相信武文斌是雷锋精神的延续和传承。不止一个武文斌,邓州还出过不跪的人孙天帅、救人英雄孙天训……

  作为史志工作者,我们不谨反思,英雄为什么在邓州频频出现,究其根源,我们认为,这并不是一种巧合,而是因为邓州这个地方已经形成了英雄成长的沃土,而是因为市委市政府及各级领导在抓好新农村建设的同时,特别重视精神文明建设,重视爱党爱国爱家乡教育,重视向雷锋同志学习,重视社会公德教育,重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从而形成了全民素质的提高,勤劳善良,吃苦耐劳,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军队,献身国家的纯朴民风;这里存在着一种深厚的文化底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武文斌烈士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南阳史志办 63398196)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