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21日

|

自然环境

来源:河南省地方史志办公室时间:2018-06-24分享:

【区域位置】 河南省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位于我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黄淮海大平原的西南部,界于北纬31°23′~36°22′,东经110°21′~116°39′,南北纵跨550余公里,东西横亘580余公里,周边与山东、安徽、湖北、陕西、山西和河北6省毗邻;总面积近16.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面积的1.73%。河南省古代辖区位于黄河之南,故称河南;因居九州之中,又称“中州”、“中原”;为九州之豫州,故简称为“豫”。

【自然条件】 河南省自然条件复杂多样且比较优越。
地貌 境内地表形态复杂,山地、丘陵、平原、盆地、黄土地及风沙地等地貌类型都具备。基本地形可分为豫东平原、南阳盆地、豫北山地、豫西山地和豫南山地五大区,地势基本呈西高东低态势。西部的伏牛山地、西北部的太行山地主要山峰都在海拔1000米以上;东部平原大都在海拔100米以下,最低处在固始县境内,海拔仅20余米。境内南北向的京广铁路和东西向的信(阳)—合(肥)公路大致为省内山丘区与平原区的分界线。河南山地大体由三大块、四个山系组成,即豫北太行山地、豫西伏牛山地和豫南桐柏—大别山地。太行山地因断层作用在境内形成1500米左右的单面山体,险峻的东南坡陡落于华北大平原,呈现弧形带状山体。其最高峰为济源的斗顶,海拔1995米;而山前的丘陵平原海拔仅300米~400米,丘陵间多小盆地分布,较大的有林县盆地、临淇盆地、沁阳盆地等。豫西山地为秦岭山脉的余脉,在境内呈扇形向东南展开,绵延数百公里,众多的高峰都在海拔2000米以上。它由5条支脉组成:最北的一支为灵宝境内的小秦岭,主峰为海拔2413.8米的老鸦岔垴,是省内第一高峰;第二支为崤山,主峰海拔1902.6米,其一支余脉沿黄河南岸向东延伸至郑州西部,这就是被深厚黄土覆盖的邙山岭;第三支为熊耳山,主峰海拔2094.2米,界于伊河、洛河之间直至洛阳龙门;第四支为外方山,主峰海拔2153.1米,其东北端有著名的嵩山,主峰海拔1440米;最南的一支、也是最大的一支为伏牛山,最高峰海拔2219.6米,东部有著名的风景山地嵖岈山。伏牛山是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水系的分水岭,也是南阳盆地的三面屏障,因其为最大的一支山地,因而豫西山地也被统称为伏牛山地。豫南山地指鄂豫皖三省交界的桐柏—大别山,两个山系首尾相接,习惯上以武胜关为界。东是大别山地,境内最高峰金刚台海拔1584米;西为桐柏山系,境内主峰太白顶海拔1140米,为淮河干流发源地。这两个山系又是江淮两大水系的分水岭,属于河南唯一的北亚热带山地。河南境内除上述山地外,在东部平原还有一些著名的小山丘,如安阳市北的七里岗、汤阴和浚县间的火龙岗、浚县城东的大伾山、永城的芒砀山、固始的白大山等。南阳盆地位于境内西南部,是全省最大的山间盆地,属南襄盆地的一部分;豫东平原为华北平原的组成部分,也称为黄淮海平原。
水系 河南境内水系分属黄河、淮河、长江、海河等四大水系。黄河横贯中北部,境内干流长约711公里,流域面积约3.6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21.7%;境内主要支流有伊洛河、沁河、天然文岩渠等,三门峡水库和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就在其干流上。黄河东出郑州邙山渐成地上悬河。淮河水系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其干流源于桐柏山主峰太白顶下,境内流长约340公里;其众多支流在境内广布且流长,如洪汝河、沙颍河、涡河等,其流域面积在境内达8.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53%。西南部的唐河、白河、老灌河、丹江等为长江水系的汉水支流,境内流域面积2.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16.3%。境内流域面积最小的是北部的海河水系(包括马颊河和徒骇河水系),流域面积只有1.5万余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9%,境内支流有漳河、卫河等。
气候 由于河南省处于暖温带和亚热带气候交错的边缘地区,气候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秦岭—淮河线正好贯穿境内的伏牛山脊和淮河沿岸,此线以南的信阳、南阳及驻马店部分地区属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区,该区域1月平均气温在1摄氏度以上,年均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全省多年平均气温为12.8摄氏度~15.5摄氏度。7月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7摄氏度~28摄氏度;1月最冷,月平均气温为2摄氏度~2摄氏度。全年无霜期大致在190天~230天之间,一般可满足农作物一年两熟。年降水量从北到南大致在600毫米~1200毫米之间。河南地处中原,冷暖空气交汇频繁,季风气候特别明显,虽然四季分明,但也容易造成旱、涝和干旱风、大风、沙尘暴、冰雹以及霜冻等多种自然灾害。


责任编辑:夏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