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21日

|

您当前所在位置: 河南省党史方志网 > 学术研究 > 方志研究

“三贴近”是第二轮志书编纂的基本原则

来源:河南省地方史志办公室作者:常茂林时间:2013-03-08分享:

  提要:“三贴近”是中国共产党“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的合理延伸;坚持“三贴近”才能科学揭示社会变迁的内在本质;贯彻“三贴近”原则是改进志书文风的必由之路。同时,本文对影响志书“三贴近”的历史根源和现实因素进行了剖析。

  关键词:第二轮志书“三贴近”创新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由此可见,“三贴近”已不是一个普通的方法论,而是“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文化工作的基本原则。新方志作为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贯彻执行这一基本原则,这是方志文化发展和繁荣的保证。然而,从首轮和第二轮修志已出版的志书看,方志界对“三贴近”的认识不能说都到位了,在志书编纂的实践中,贯彻“三贴近”的情况也并不尽如人意。关于这个问题,笔者曾有过专题论述常茂林:《第二轮修志必须坚持“三贴近”原则》,《广西地方志》2006年第5期。。近来,通过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对“三贴近”又有了一些新的感悟,提出来与志界同仁共同研究。

  一“三贴近”是“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的合理延伸

  笔者注意到,中共十七大报告首次将“三贴近”紧随在“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之后表述,这是有深刻思想内涵的。可以作这样的理解:“三贴近”是“二为”方向在实践中的具体化,也是“双百”方针的基本点。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三贴近”是“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的合理延伸。这种延伸不是人为的创新,也不是什么研究成果,而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科学理念。近年来,我国文化战线五彩纷呈,硕果迭出,体现了“三贴近”强大的生命力。方志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应将“三贴近”作为方志编纂的基本原则。早在2004年,方志界就有人倡导“三贴近”。在修志实践中,也有人从创新的角度将“三贴近”写进修志凡例,作为第二轮修志的指导思想和行为准则,这是十分可喜的。然而,从总体上说,方志界在“三贴近”方面做得还比较薄弱,“三贴近”并没有成为志书编纂的主流意识。分析志界对“三贴近”的研究,大都停留在方法论的层面上,诸如“三贴近”有利于搜集资料,可发现一些重要史实,增强志书的可读性等等,却很少有人从宏观上将“三贴近”作为方志编纂的基本原则来认识。在修志实践中,修志人对“三贴近”的认识带有较大的随意性:你可以“贴近”,我可以不“贴近”,照样修志;有些修志人将“三贴近”作为一个时髦的口号挂在嘴上,至于为什么要“三贴近”,如何“贴近”,不甚了然。这里有一个对方志功能定位的认识问题。有学者认为,“志书不同于市场上的畅销书,这个特殊的信息载体从出版之日起,就服务于特殊的群体,有自己特定的读者群,少人问津是无须奇怪的。”言下之意,方志是为少数人服务的。既然是为少数人服务的,那么在志书编纂过程中是否“三贴近”也就无关紧要。笔者以为,这个问题应当重新认识。诚然,“志书不同于市场上的畅销书”,而是科学的资料性文献。但我们不能据此忽视志书的大众性,而将志书这一大众文化产品的服务对象定位于“特殊的群体”,这显然是有失偏颇的。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和为广大读者服务,既是国家新时期政治和文化政策在方志编纂工作上的必然延伸,也是国人对方志编纂工作的基本要求。方志作为资料性文献,属于大众文化产品,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近年来读志用志的成果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最近有学者提出,方志具有旅游休闲利用功能,主张重视志书的应用研究,拓展志书的应用范围,也是很好的例证。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方志“少人问津”的现象只能说明我们有许多工作没有做好,而不是方志本身的属性。如何使方志走向大众?只有一条路,就是在修志实践中坚持“三贴近”。这是因为:贴近实际,就是贴近社会生活的实际;贴近生活,就是贴近老百姓的生活;贴近群众,就是贴近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只有这样,才能编纂出人民群众所喜爱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志书。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