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21日

|

您当前所在位置: 河南省党史方志网 > 学术研究 > 方志研究

努力提高年鉴的文化品位

来源:河南省地方史志办公室作者:王之勤时间:2010-03-11分享:

  基于对当前国内外形势的科学分析,胡锦涛同志提出必须更加主动更加自觉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任务,一个波澜壮阔的文化建设热潮正在全国兴起。这并非偶然,它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题中应有之义。
  《地方志工作条例》将地方综合年鉴界定为年度资料性文献,属于文化基础事业。在当代,它已成为先进文化建设中的一项系统工程,发挥着资政、存史、教化的重要作用。这就为年鉴设定了很高的文化含量和思想品位。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设文化强省的历史任务。有鉴于此,拟从文化这一概念入手,就相关问题陈述几点思考,供诸位同仁研究参酌。
    (一)什么是文化。这里所说的文化,特指社会意识形态,也即观念形态。意识形态,是在一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人对于世界和社会的有系统的看法和见解,哲学、政治、道德、宗教、艺术等是它的具体表现。毛主席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说,作为观念形态的一定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表现。这是一个著名的经典表述。它不仅说明了文化赖以产生的根据,而且扼要论述了文化、政治、经济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当今世界,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今日之中国,经济建设是中心任务,文化建设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精神支撑。从近三十年的社会实践看,我们既可以看到观念更新给我国经济和政治带来的巨大成就,也不难看出资产阶级自由化这一观念形态曾一度对我国政治和经济造成的销蚀破坏,还能够体察到一些朋友理想信仰的变化。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当今时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地位日益重要,谁占领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文以载道。文化是政党的一面精神旗帜,是国家和民族的血脉、精髓和灵魂,也关系着每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衰则国家衰。曾有一个时期,一种非科学的文化观广为流传,轻视甚至无视文化巨大作用的思想影响颇深。要消除这种不良影响,需要付出长期的不懈努力。我们作为文化工作者,任重而道远。
    (二)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众所周知,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有五千年绵延不断的灿烂文化。关于中华文化的起源,一位考古学家提出了“文化区系类型学说”。他认为,每一个地区都有一个地区性的文化圈,并根据新石器时代晚期现象,将我国划分为六七个区域。这些地区性文化经过多方面交流,慢慢才并合成一条条线。无独有偶。一位史学家也找到一条很重要的线,即公元前三千年左右,陕西形成一个文化,后来分为两条线,一个是陕西西安的半坡文化,另一个是河南陕州的庙底沟文化。当时我国有多个大的地区文明,而在公元前两千年前居然几乎全塌下去了,只有庙底沟文明却变得更加强大,影响范围也大大拓展了。据此,这位史学家认为,以庙底沟文明为核心的文化,应该就是中华文化的起源。中华传统文化是齐鲁、荆楚、巴蜀等地域文化和儒、道、墨、法等学派文化相互交融的历史产物。先秦时期经过学派文化百家争鸣,以及后来兴衰迭变的历史选择,形成了儒道互补的文化主流。东汉初期佛教开始传入我国,从而打破了儒家文化的垄断局面,也刺激了道教文化的发展和巩固。经过隋唐交合涵化,形成了儒、道、佛“三位合一”的中华文化整体结构。儒家重名教,道家明自然,佛教尊佛性。这种多元文化长期共存,竞长争高,以其旺盛生机和强大优势,雄踞世界文化之林数千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华文化在贫困、屈辱、血泊中演进。五四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惊天地而泣鬼神,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奠定了国家和民族新的历史走向。党的十六大以来,文化建设在“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事业整体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从而使我国文化发展跨上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华文化有着巨大的涵化力,“中国特色”这一概念亦多有变量。历史经验证明,不同文化经过长期碰撞和调整,一切有益的东西终将为我所用。应该说,中华文化在世界上具有巨大优势,而将这种潜在优势变为现实竞争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三)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发展同经济政治发展相伴而行,它们总体上是相互适应的,不然就无以解释我国经济社会近三十年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当然,也存在着不相适应的一面。这就是西方文化汹涌而至,传统文化重新粉墨登场,优劣互见,多色杂陈,令人目眩,几近莫衷一是,甚至造成一些人们的信仰危机和道德缺失。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我国文化发展正处于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是,站在文化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树立科学的文化发展观,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健康快速发展,使当代中华文化更加多姿多彩、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尽快提升我国文化在国际竞争中的实力。为了推进先进文化建设,应主要注意如下几点。(1)抓住根本。这个根本,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只有抓住这些,才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先进文化。(2)坚持以人为本。所谓以人为本,就是以民为本。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和历史选择,保障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使之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正确处理继承借鉴和改革创新之间的关系。推进文化发展,基础在继承和借鉴,关键在改革和创新。不善于继承和借鉴,就没有改革和创新的基础;不善于改革和创新,就缺乏继承和借鉴的动力。中华传统文化浩如烟海,精华和糟粕并存;世界各国文化光怪陆离,优劣互见。无论对我国传统文化还是对外来文化,都不能不加鉴别的兼收并蓄。学习和梳理民族文化并使之发扬光大,借鉴和吸收健康有益的外来文化并有效抵制西方腐朽文化,这两方面艰巨而复杂的任务摆在我们面前。我们只有把改革和创新作为基点和动力,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优秀文化成果,才能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并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在这中间,继承借鉴和改革创新文化体制机制,则是关键的一环。(4)关注马克思主义新的理论发展成果。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文明发展成果集大成者,同时也是一个开放体系,如同大江大河一样,日夜奔流,永无止息。在当今世界,总体形势迅速发展,中央需要不断了解新情况,研究新问题,并作出马克思主义新的理论概括,借以指导全国上下各方面的工作。所以,在文化建设中,必须关注马克思主义新的发展成果,坚持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工作。我们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年鉴事业虽然只是文化大树上的一个枝叶,而它所涵盖的内容却是一个地区自然和经济社会的全局,并承担着资政、存史和教化的重要任务。所以,我们必须从总体高度把握年鉴工作,否则就很难全面完成本职任务。

    (四)努力提高年鉴的文化品位。地方综合年鉴是年度资料性文献。所谓文献,是指有历史价值或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而资料则是指用作依据和参考的材料。所谓品位,是指物品的质量,也指矿物中有用元素含量的百分率。年鉴的文化品位是通过有价值的材料而得以体现的;有价值的材料越多,其文化品位也就愈高。试问,当前我们的各级各类年鉴在多大程度上具备了文献应有的价值,其文化品位处于何种发展水平?这是一个并不轻松的话题。看来,我们要提高年鉴的文化品位,必须进行全方位的努力。首先,要提高认识。从一定意义上说,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似乎可以从三个层面上加以概括:一曰经济,这是中心和基础;二曰民主法制,这是秩序和稳定;三曰文化,这是灵魂和底蕴。三者紧密联系,相辅相成。而文化的性质,有力地反作用于经济和民主法制的走向。我们必须弄清楚关于文化的内涵、如何建设先进文化及提高年鉴文化品位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努力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这是关键之所在。(1)以先进文化统领全书,并使之贯彻于各个方面。(2)框架涵盖全局,资料门类齐全,分类科学合理,目次排列有序,体现时代、地方和年度特色。(3)条目设置适当,资料性强,标题涵盖内容,要素比较完整,记述程序合理,排列合乎逻辑,语言规范流畅。(4)编校质量较高,力求无错别字,标点、数词、量词使用规范,努力杜绝语法修辞差错。(5)版面资料容量较大,各级标题设计合理,文字、表格、图片安排视觉效果良好,封面构图庄重大方,印刷装订质量良好,索引编排检索方便。其次,要坚持党委领导和政府管理。在文化建设中,党委和政府管人管钱管政策,各级领导干部负有率先垂范的责任。离开这些,建设先进文化就无从谈起。作为职能部门及其成员,我们必须坚持“背靠政府,面向市场”,认真履行《地方志工作条例》赋予的相关任务,多出精品,多出人才。其三,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原则。年鉴是泊来品,在西方国家已有几百年的发展历史,而在我国形成规模也只有二十多年的时间——虽然已经取得很大成绩。一个地区可以考虑引进若干种西方国家年鉴,深入学习、研究和借鉴他们有益的经验,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同时,总结我们的实践经验,进行理论、内容和形式创新。从以上两个方面入手,提高我们年鉴的编纂质量,并使之走出国门,融入世界年鉴之林。
  前面的一些话,似有离题万里之嫌。其实不然。鉴于我国文化发展形势面临的严峻挑战和《地方志工作条例》为年鉴设定的任务,我们必须作全方位和深层次的思考,并付诸编辑出版实践,年鉴事业才能打开新的发展局面。学习、研究和掌握有关编辑技术是必需的,而仅在一些技术性问题上绕来绕去,年鉴就难以走上康庄发展之路。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