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21日

|

您当前所在位置: 河南省党史方志网 > 学术研究 > 方志研究

关于制订《地方志书内容记述要素》的若干思考

来源:河南省地方史志办公室作者:时间:2010-01-29分享:

关于制订《地方志书内容记述要素》的若干思考

河南省地方史志办公室主任 霍宪章

     

自去年九月中指组发布《地方志书质量规定》之后,今年紧接着提出要制订《地方志书内容记述要素》,这对于推动史志事业的科学发展,意义重大,值得认真研究。四月二十日至二十五日中指组又在杭州召开了专门研讨会,全国三十余位史志界专家学者聚集一堂,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讨,为其该文本的制订打下了基础。就有关问题,,谈谈个人之见,望大家不吝赐教。

一、制订的重要性和可能性

(一)是对《地方志书质量规定》的进一步深化。《地方志书质量规定》的颁布为志书编写提出了质量标准,对志书的质量要求很全面,较宏观,不具体,是提纲挈领的要求。《地方志书内容记述要素》的制订,是《地方志书质量规定》的进一步深化,将地方志质量标准更为具体化。是对内容编写要求的详细补充,体现了工作的实践性,增加可操作性,可将质量细化、具体化落实到实际志书编写中,具有更加深化实践性的指导意义。

(二)更加有利于指导二轮修志实践。目前全国第二轮志书正在启动、编写,相当部分已经进入编写阶段,个别的地方面临着出版,需要有一部比较权威的编写教材作指导。在这个时期,大家都面临如何编写的问题,需要有一定权威性的指导性参考规范,科学指导全国二轮志书的编写工作。有利于汲取首轮修志经验教训,改进提高二轮修志工作落到实处,解决好新一轮志书内容的合理调整,使之结构更加趋于合理科学,把握好志书的各个编修环节,形成评审、评判的统一标准。进一步加强二轮志书的科学指导,使二轮志书的质量进一步提高,使其编纂更加全面、更加科学、更加规范。

(三)会对完善方志学科作出贡献。制订《志书内容记述要素》,不仅仅是指导志书的编写,也将会对方志学科建设做出了贡献。方志学作为独立学科还不完善,主要是因为方志学科的基础建设不完整,没有很好形成较完善的学科体系。如果我们对志书内容记述要素做出比较规范的要求,这是我们对志书编写规律新的认识。《志书内容记述要素》将是对志书编写研究成果及其成功经验的总结,是建立方志学现代教材的基础性工作。使之更加科学、更加完备、更加符合规律。

    (四)丰富的修志工作实践为此创造了条件。经过第一轮志书和第二轮志书编纂的实践。一是两轮数万部志书的广泛案例为之提供了相当广阔的实际依据;二是30年的修志实践经验为之升华了理性认识;三是多年的学术研究成果为之奠定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四是在修志实践中造就了一大批修志人才奠定了智力支撑。可以说30年的修志实践,志书成果,研究成就,修志人才都为此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制订的难度和立足点

它的难度主要在于:

一是志书记述内容的复杂性决定的。志书内容涉及百科,记述要素涉及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内容很广,记述要素不能缺项漏项,不能出现专业性差错,要素需要各方面的知识,同时还需要将这些知识与地方志要求结合起来,要使其做到全面性、科学性和合理性有一定难度。

二是志书级别层次不同性决定的。由于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志书层次不同,综合志书与专业志书、部门志书差异,涉及内容的深度和范围不同,《志书内容记述要素》要考虑不同层次实际要求等等。其制订像《地方志书质量规定》的形成程序一样,需要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出台一部实用性、操作性强,能使大多数人认可的《志书内容记述要素》也并不容易。

三是全国各地志书的特殊矛盾性决定的。全国各地的地情不同,志书所反映各地特色必然各不相同,显然,每部志书都有共性内容和地方特色内容,《志书内容记述要素》在考虑共性内容时,还要给地方特色内容凸现留下空间,处理好一般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使之科学又合理,显然是有难度的。

四是人们认识的差异性决定的。在记述要素上还有许多学术上的争论,有分类依据上的争论,有概念上的争论,还有涉及地情内容范围的争论,等等,面对各方面的争论,《志书内容记述要素》将如何采纳是个问题,需要有一个求同存异的过程。

它的最终立足点在于:《志书内容记述要素》的制订要具有科学性、严谨性、系统性和全面性,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统一。

记述要素科学性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要遵守地方志书自身的体例要求,横排门类,纵写事实,这是地方志书自身价值的体现。二是要科学分类与社会分工相结合,借鉴地方志所涉及的各种学科的分类知识,吸纳各学科的研究成果,使各行业的分类具有志书地情要求的科学性。以志书体例和内容分类这两个层面的科学性需要相互的结合,而不是相互的取代。如果在设计内容记述时只考虑某一学科的分类要求,忽视地方志地情分类的特点,有可能偏离志书的轨道。如果我们闭门造车,无视于现代科学的分类和社会分工,我们所编辑的志书将会落后于这个时代。所以,科学性是体现于两者的完美结合。

严谨性也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志书作为官书,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政治性,思想上和政治上的严谨是志书最基本的要求,志书内容记述要素的制订必须把握好他的思想性和政治性。二是记述内容组合结构的严谨,记述要素不仅仅是涉及内容层面,进一步涉及他的结构层面,严谨的框架结构是保证内容层面的基础,要对框架结构有很好的讨论和研究,把其内在联系的结构性形式融合于内容的记述合理中。

系统性是现代志书特征的体现。他是由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越来越深,并逐步揭示了自然和社会深层次的组成,这种组成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如自然环境,旧志记述自然仅是从其表面观察,将山水列为一类,随着人们对自然环境认识的加深,确定了山和水是分属自然的两大要素,即地貌和水文,并确定一地的自然环境是由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生物六大要素组成。这六大要素相互制约,相互影响,根据他们的制约关系,确定他们的排序。现代志书记述自然,就不可能像旧志那样简单的写山水,而是要根据自然环境的系统组成来考虑。没有这种系统性,就很难体现他的完整性。

全面性是志书汇纳百科、地情资料属性的特征。志书内容记述要素的全面性主要体现点的覆盖面上,覆盖面要广而全,同时还要把握其深度。因为地方志书是一地的地情资料书,不是各行各业的专业书,地方志书记述要素涉及的是各个行业的基本情况,过于专业的要素要视情况而定,要从专业志和部门志中摆脱出来,从宏观的、综合性的、整体性的角度出发,达到体现其地情的全面性上来。

三、确定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能够把《志书内容记述要素》确定的比较科学合理,应注意做到几个结合。

一是志书内容记述的全面性与志书科学分类的一致性原则。就志书记述内容大的方面讲,涉及到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内容要全面,不可缺漏。而记述要素切块设计必须按志书的篇目体例设计规范,要注意科学分类与社会分工相结合。科学分类是按学科的性质规定的,而社会分工又是社会的一种客观现实。科学分类是有科学逻辑性,现实分工具有客观实在性,志书记述地情内容必须使二者有机结合。否则,就做不到志书所要求的科学性和全面性。

二是内容记述要素要事以类聚与领属得当相结合的原则。事以类聚要把在同一志书中所属的同类事物包括进去,自然地情与政治地情,政治地情与经济地情,经济地情与文化地情等不能相互交叉。而领属得当是要在各志内容中,子系统归属于母系统,不得乱其概念的辈份。在类为一志的前提下,使其各门类在各自的涵义中合乎逻辑排列,做到横排门类与层次分明相结合起来。在类为一志的分工下,把内容平列开来,排列有序。同时,要注意层次分明。一方面各分志平衡排列,另一方面,分志其下横分内容也应是并列的关系。也就是分志之间是平列关系,分志之下各层次内容还是横分,直到内容记述竖写时为止。这样,才能做到层次分明。

三是记述要素概念准确简明与领属关系明晰相结合的原则。在确定记述要素不同层次时,必须注意其大小概念,即要准确又要简明,在其下属的概念中不可出现上下重复现象,这是志书领属的要求。把上层记述准确简明与下层记述概念不可重见性结合得当,使其不混淆和不雷同所标概念和内容。

四是逐级层次分明与可操作相结合原则。就是说制定志书内容记述要素指导要以综合类志书为模式,不具体以省志、市志或县志为模本,不能具体化到这是针对哪级志书的,而应是针对综合性宏观志书的。就规定的记述要素到哪个层次,这个要做到深入层次的适度。过高了无法参考,过细了束了各地手脚,做到适可而止。我觉得应该适度到横分,到纵写事实时为宜。在坚持这个大的原则下,给各地志书的编纂在突出时代特色和地方特色上留下空间和余地。

总地要求:一是全面性。志书内容记述要素要全面,涵盖志书的方方面面,不可漏项,对地情的内容覆盖齐全。二是普遍性。志书内容记述要素要体现综合志书要求的普遍性,必须普遍适用于综合性的三级志书要求。三是认同性。所制定的志书内容记述要求,是符合志书质量规定中大家共同认可的内容,既不能过简,也不可过繁,以共同认可的程度为适应度。这种适宜度既包括横分的板块全面性,也包括涉及分层次的适度性,以纵写事实的层次为止。解决好记述什么,记述到什么程度的问题。做到求同存异,求普遍留特殊,求全面避片面。

四、制订的架构设计和实施。

《志书内容记述要素》的架构设计应涉及到志书的所有内容即:述、记、志、传、图、照、表、录、索引等。但由于各种体裁要求不同,我仅就其志的记述内容以政治部类的中国共产党内容为例,进行架构模式剖析。

志书内容的记述要素应按四个层次为宜:

一级层次:自然 经济 政治 文化 社会……

二级层次(以政治地情为例):中国共产党 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政府 政治协商会议……

三级层次(以中国共产党为例):党代表大会 重大决策 组织 宣传 纪检 政法 统战……

四级层次(以组织为例):组织机构 党员管理 干部教育 老干部管理……

为表述清楚,作如下示意图:

 

       我觉得志书内容记述要素规划到此四级层次为恰当,以下就可以开始纵写事实了。这样既有共同性基本要求,也留有各自特殊的余地。各地可根据省、市、县、三级志书各自情况设计各自志书的内容框架,为求同存异留下空间。

就《志书内容记述要素》如何具体制订实施我认为可按这么几步进行落实。第一步,就其志书内容记述要素及层次界定要达到认识上一致性,杭州研讨会已基本实现。第二步,集结一定数量的全国方志专家学者,按志书质量决定要求分块进行明确任务和细化层次要求,具体分工,实行责任制。第三步,各承担制定本部分任务的负责人,招集有关人员参考有关要求资料进行具体撰写。第四步,适时召开全体编纂人员会义,解决交叉重复、内容缺项、平衡份量,疑难存异等问题。第五步,拟稿完善形成后,在全国方志界广泛征求意见,再修改完善。第六步,经中指组决定定稿后,发布实施。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