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21日

|

您当前所在位置: 河南省党史方志网 > 工作动态 > 省级动态

首届全国年鉴论坛暨《中国方志发展报告(2017)》《中国年鉴发展报告(2017)》出版座谈会在深圳开幕 管仁富出席并作主旨发言

来源:河南省地方史志办公室时间:2017-12-22分享:

  2017年12月21日上午,由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中指办)、中国地方志学会方志学分会、中国地方志学会年鉴分会主办,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协办,深圳市史志办公室承办的首届全国年鉴论坛暨《中国方志发展报告(2017)》《中国年鉴发展报告(2017)》出版座谈会开幕式在广东省深圳市召开。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以下简称中指组)秘书长,中指办党组书记、主任冀祥德出席开幕式并讲话。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主任陈华康,深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黄敏,河南省地方史志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中国地方志学会年鉴分会副会长管仁富,中国交通年鉴社社长、总编辑、中国地方志学会年鉴分会副会长张暖等出席开幕式。

  冀祥德讲话

  冀祥德在讲话中首先对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深圳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对这次会议的关心重视和深圳市史志办公室为这次会议付出的艰辛劳动表示感谢。他指出,深圳是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是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把三个较为重要的会议合在一起在深圳举办,就是要学习深圳改革开放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并将其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通起来,从中汲取前进力量,凝聚起全国地方志系统锐意进取、埋头苦干的磅礴精神力量,激励和鼓舞广大地方志工作者用伟大精神推动伟大实践,以更大力度、更宽视野推动地方志在新时代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冀祥德结合他对地方志走进新时代的思考,谈了四点意见:一是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正确把握地方志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脉搏。他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地方志系统的首要政治任务,就是认真学习宣传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九大精神上来。他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全国地方志事业也进入新时代。地方志工作者要正确把握新时代的历史脉搏,踩准时代发展节奏,找准自身的时代定位和发展方向,形成新思路,采取新办法,解决新矛盾,实现新目标。二是新时代要有新气象,全面推进“两全目标”要有新作为。他强调,到2020年全面实现“两全目标”,实现省省有志鉴、市市有志鉴、县县有志鉴的伟大的世界文化创举,是《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赋予的法定任务,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要紧紧围绕核心目标任务,一手抓进度,一手抓质量,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他强调,要梳理清楚今后三年每个阶段的具体目标、任务,研究切实可行的办法、拿出实实在在的举措,一个时间节点一个时间节点往前推进。三是新时代提出新任务,要不断开拓创新,通过实施“一体两翼”工程实现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的新进展。他指出,与“两全目标”一样,中国地方志“一体两翼”工程也是法定任务,是国家层面部署的刚性任务,各地必须高度重视,统一认识,将推进“一体两翼”工程与实现“两全目标”同等看待。四是新时代带来新要求,要积极探索,推动理论研究水平达到新高度。他指出,近年来,中指组及其办公室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律和方志理论建设规律的认识,把理论研究摆在重要位置,同时在正确的政治导向、理论导向、学术导向引领下,推动年鉴理论创新取得可喜成绩。他希望参加论坛的代表珍惜这次难得的学术交流机会,围绕论坛“年鉴进入新时代与年鉴事业转型升级”的主题认真进行学术研讨和交流,畅所欲言,开阔视野,激荡思想火花,为年鉴事业科学发展贡献一份智慧力量。

  陈华康致辞

  陈华康在致辞中简要介绍了广东省地方志工作开展情况,他指出,在中指办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广东省在推动修志编鉴、发挥地方志资政育人作用和人才培养方面等都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希望能借此机会全面提升能力和素质,推动工作再上新台阶。

  管仁富出席开幕式

  开幕式上,举行首批中国精品年鉴颁发奖牌和证书仪式,向山西、温州、海淀3家中国精品年鉴编纂单位颁发奖牌和证书。中指办方志处副处长王丹林、中指办年鉴处处长刘永强先后就《中国方志发展报告》《中国年鉴发展报告》2017卷编纂情况和2018卷设计思路作汇报。

  随后,会议围绕“年鉴进入新时代与年鉴事业转型升级”主题进行学术研讨,并分别就《中国方志发展报告(2017)》《中国年鉴发展报告(2017)》出版座谈及《中国方志发展报告(2018)》《中国年鉴发展报告(2018)》编写进行研讨。

  管仁富在座谈会上作主旨发言,就“地方志进入新时代”如何与时俱进提出建议

  首届全国年鉴论坛的论文作者,《中国方志发展报告》《中国年鉴发展报告》撰稿人或执笔人,中国年鉴精品工程各试点单位代表等共150余人参加会议。


责任编辑:孙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