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21日

|

您当前所在位置: 河南省党史方志网 > 文献资料 > 党史百科

救亡图存育英才 浩气千秋励后人 ——探访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四分校旧址

来源:河南日报时间:2019-12-07分享:

抗大四分校旧址院内,矗立着彭雪枫的半身塑像。②10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刘梦珂摄

  1939年1月,彭雪枫率新四军游击支队到达以豫东永城、皖北涡阳为中心的豫、皖、苏三省交界地区,开辟了豫皖苏抗日根据地。1940年3月,经党中央和抗大总校批准,游击支队随营学校改为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四分校。这是抗大总校在新四军中创办最早、历时最长的一所军政大学,共培养了近5000名干部。

  □本报记者王平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刘梦珂

  10月18日,记者刚进入永城市李寨镇地界,“红色故里,魅力李寨”八个大字便映入眼帘。沿着抗大路,不一会儿便到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四分校旧址。

  这个占地300多平方米的小院内,矗立着彭雪枫的半身塑像,室内陈列着抗大四分校学员们使用过的大刀、马灯及带有补丁的被子等物品。墙上一幅幅学员学习和训练的老照片,展现了当时艰苦岁月下的奋斗历程。

  1938年夏,徐州、开封相继被日军攻陷,国民党军队纷纷溃逃,华中战局急转直下,9月,中共中央指示河南省委将领导重心转向豫东,开展豫东敌后游击战争。1939年1月,为深入敌后抗日,彭雪枫奉命率新四军游击支队东进,到达以豫东永城、皖北涡阳为中心的豫、皖、苏三省交界地区,开辟了豫皖苏抗日根据地。1940年3月,经党中央和抗大总校批准,游击支队随营学校改为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四分校。支队司令员彭雪枫兼校长,副司令员吴芝圃兼副校长。这是抗大总校在新四军中创办最早、历时最长的一所军政大学,共培养了近5000名干部,他们在新四军第四师和豫皖苏抗日根据地的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40年3月18日,抗大四分校第一期在李寨镇麻冢集村举行开学典礼。学校主张学生文武兼修,所设课程不仅有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发展史等基本理论课,还有游击战术、步兵战术及射击等军事技术实践课。

  “学习革命理论,坚定政治方向”“提高技术水平,加强抗战力量”……在室内的东西山墙上,依稀可见当时抗大四分校的同学用土红颜料书写的美术字标语和宣传栏。

  “随着豫皖苏边区与抗日武装的发展与扩大,干部不足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抗大四分校第一批毕业的学员有600余人,初步解决了豫皖苏边区部队与地方机关缺少干部的困难。”永城市委党史办主任张亚魁说。

  1940年11月7日第二期在麻冢集村附近开学,学员900余人。皖南事变后,抗大四分校面临日军、伪军“扫荡”与国民党顽固派进攻三面夹击的恶劣环境。即使这样,抗大四分校也没有停止授课。根据彭雪枫“一面进行教学、一面准备战斗”的指示,学员暂时被分成3队,采取分散隐蔽活动的办法同敌人周旋,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教学成为当时抗大四分校的常态。

  在距离旧址一公里的曾楼村,一棵枝繁叶茂的银杏树引人注目。

  “这是一棵千年银杏树,树下是当年抗大四分校学员夏天学习、聚会、议事的场所。”张亚魁告诉记者,“它还是一棵‘革命树’,当时部分树干被做成手榴弹柄和枪托,为抗日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

  1941年5月,抗大四分校随部队转移到皖北等地办学,至1945年11月结束。1963年6月,抗大四分校旧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列入河南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现已成为对青少年学生进行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场所。

  新四沟畔鱼水情浓

  本报记者王平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刘梦珂

  “那时候,老百姓和四分校干部、学员可亲了,老百姓有啥吃的,自己不吃都要给他们送去。彭雪枫将军好得很,不能看老百姓受苦,他带着新四军帮老百姓挖沟排水解决了水患问题。你看,那个就是。”10月18日,永城市李寨镇麻冢集村96岁的村民宋启胜说,俺们叫它新四沟,那是老百姓念新四军的情呢。

  顺着老人指的方向,记者看到一湾清澈的渠水,渠边杨柳依依,四周竖立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跟党走”等宣传牌……

  “有女不嫁李家洼,大水淹了不能走娘家。”这是新中国成立前李寨镇广为流传的一句话。当年这里十年九淹,百姓饥寒困苦、流离失所。为了帮助当地群众发展农业生产,1940年,彭雪枫带领新四军游击支队克服种种困难,利用作战间隙,挖成了一条约10公里长的大沟,从李寨镇李寨村,经皖北涡阳县新兴集,最后通到淝河。当年,这条沟渠就解决了当地的水患问题,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为了牢记共产党、新四军的恩情,当地老百姓把其命名为新四沟,并在李寨立碑纪念。后来碑被敌人破坏,但这种鱼水深情已深深根植在老百姓心中,此沟也成为军民团结战斗的胜利沟。

  回想起当年的情况,宋启胜老人连连称赞:“共产党好啊,让我们翻了身,过上了好日子。”

  宋启胜在十七八岁时便进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四分校学习,并成为新四军游击支队成员。学校的干部、学员除了打仗、教学,还经常帮农民打扫卫生、担水、干农活。

  “那时的学员都是20来岁的年轻人,吃苦耐劳。”宋启胜说,“在当时的政治教学中,学校要求学员联系边区斗争实际,参加各项中心工作。当年,我们一边学习毛泽东《论政策》中关于减租减息的有关论述,一边深入实地帮助群众搞好减租减息。”

  “当时,彭将军就在我们村周围献老人家中办公。老人生前经常对我说,彭将军带领的新四军待人温和、打仗英勇,一心记挂老百姓的冷暖。彭将军卖马度饥荒的故事更是传为美谈。”麻冢集村村民周开平告诉记者。

  1939年春,彭雪枫率新四军游击支队直属队东征进驻永城西南的书案店。正值春荒季节,人民衣食无着、苦不堪言,部队也面临多方反动势力夹击的窘境,吃了上顿没下顿。为解决群众和部队缺粮少食的问题,彭雪枫将随自己征战多年的枣红色战马及其他马匹卖掉,缓解了群众和部队的困难。当地一位开明大地主被彭雪枫的义举所感动,自愿献粮百余石给部队,广大群众中也兴起了捐献钱物、踊跃参军的热潮。在芒砀山区坚持抗日的民族英雄鲁雨亭,听说了彭雪枫卖马的事,十分感动,特意将一匹号称“火车头”的青白色战马送给彭雪枫。

  时至今日,新四沟的清水依旧在庇护着这里的一方百姓。浓浓鱼水情伴着悠长的岁月静静地流淌,红色记忆在一代代李寨人心中传承……

  “红色故里”绽新颜

  本报记者王平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刘梦珂

  10月18日,记者走进永城市李寨镇,只见主街道上挂满“红色故里、魅力李寨”宣传标语,一处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记录了光辉的革命历史,播撒着红色文化的“种子”。

  展现着老一辈革命家在李寨镇周边地区生活战斗光辉历程的抗大四分校旧址和红色文化廉政教育馆;记录着中国共产党革命斗争简史、永城革命斗争简史、李寨镇革命斗争创业史的党史馆;印刻着党的一大至十九大内容及重大历史事件的党代会微观园;根据红军长征途经地和发生的重大事件及战斗的时间节点循序布置的红军长征微观园……近年来,李寨镇以红色记忆为主题,全力打造的以“一校二馆二园”为核心的红色教育基地,成为人们了解革命历史,追寻红色记忆,传承革命精神的重要场所。

  李寨镇充分挖掘红色资源,以红色文化凝聚奋进力量,在红色基因传承中激发乡村振兴的动力,谱写着新时代乡村发展新篇章。

  “现在村里道路平整宽阔,到处干干净净,村民整体素质都比以前高了很多。”麻冢集村村民周开平告诉记者。他所说的这些变化正是李寨镇推动“四大攻坚”、改善人居环境取得的成果。

  厕所革命扎实推进。在全市还没有全面推开厕所革命时,李寨镇就先行一步,在苏暗楼村搞起了试点。目前,全镇已完成4486套新式厕具的安装,环境和卫生状况大为改观。

  保洁工作名列前茅。2016年,该镇建立了全市第一个垃圾热解中心,有效解决了垃圾污染问题。同时,镇里配备了150名保洁员,实现了行政村垃圾清理100%覆盖,全镇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0%以上。

  道路整修有效开展。按照“因村制宜,试点先行,逐步推进,全员参与,能者多劳”的原则,全镇共捐款200多万元,修水泥路30多公里,80%以上的行政村已完成任务。

  移风易俗成效显著。为遏制红白喜事大操大办、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李寨镇充分发挥各行政村高标准基层组织服务场所的作用,采取举办培训班、宣讲会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深入推进移风易俗。

  “用红色基因凝聚精神力量,激发干部群众的干事热情,推动乡村振兴,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这是我们挖掘红色资源的出发点。”李寨镇党委书记梁素华说,“如今‘党员带头群众赞,群众跟着党员干’的氛围已然形成,乡村振兴正在稳步推进。”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