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21日

|

您当前所在位置: 河南省党史方志网 > 宣传教育 > 红色故事

马功臣的家事

来源:濮阳党史研究室时间:2019-04-12分享:

  马功臣,名世勋,字功臣。1907年出生在山东省濮县(现河南省范县)马路口村的一个农民家庭。1932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前曾任濮县县委书记、鲁西特委组织部长,1940年,任邯郸抗日民主政府县长时,被冀南行署通令嘉奖为“模范县长”。1942年12月15日,在反击日寇“扫荡”的战斗中,壮烈殉国,时年35岁。

  马功臣不但作战英勇,而且为人耿直、品行端正,艰苦朴素、一心为公。1940年,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步步升级,在邯郸一带的平汉铁路上,日寇的兵马、武器、弹药等源源不断地南下。这年秋天,身为邯郸抗日县长兼大队队长的马功臣奉命执行破袭平汉铁路的战斗任务。他深深懂得,这条铁路是敌人运输战略物资的主要干线,拆断了铁路线,就等于卡住了敌人的咽喉。

  正在战斗发起之时,马功臣忽然接到一封家书,大意是说:石友三叛军的一个骑兵连队,得知马功臣是抗日政府县长,立即到他家进行搜捕。马功臣的爱人闻讯后带着婆母和两个孩子逃出,父亲被抓去修工事,后趁机逃脱。但他年逾七旬的祖父、两个叔父及同姓10余人被敌抓去。敌人扬言:马功臣是八路军的县长,必须拿重金才能将人赎回。信末要马功臣赶快回家救人。读罢家书只见马功臣闷闷不语,来回踱步,双眉紧锁着,悲愤的眼神中透露出坚毅。同事们赶忙问他出了什么事,他控诉般地讲述了“刮民党”叛军在家乡的肆虐暴行,激起了大家无比愤恨,都纷纷劝他赶快回家拯救亲人。县大队政委也表示:“你快回家救人,这里有我!”马功臣说:“这不只是我一家的灾难,冀南的老百姓不是也遭受着日寇的蹂躏吗?我是只能尽忠,不能尽孝了。抗日不胜利,全民族不解放,我回家顶啥用!”说罢,他怀着满腔的怒火向前沿阵地急速奔去。后来,马功臣从家信中得知,是全村兑钱将自己的亲人赎回,好歹保住了祖父和叔父的性命。后来,他的父亲将自家的20亩田地卖光才还清了乡邻的债。马功臣一家倾家荡产,只能到处乞食,居无定所,这种情况持续了一年半之久。

  1942年发生特大旱灾,生活更加艰难。他的爱人领着两个女儿,大的7岁,小的3岁,一路乞讨,忍饥挨饿,步行数百里,穿过敌人一道道封锁线,找到了马功臣,马功臣见自己的亲人来了,心里无比欣喜,对孩子亲了又亲。他听着妻子述说这些年的悲惨遭遇,一时泪流满面。他安慰妻子咬紧牙关,渡过困难,最终一定会赢得胜利。他将妻子安置在可靠的群众家里,按规定供给其部分口粮,不搞特殊。他还教妻子纺纱织布,和孩子一起割草拾柴,教育他们要自力更生。天冷了,孩子穿不上棉衣,他督促妻子多干些活,也不向公家伸手。当时局稍微平定下来,他爱人要回濮县老家,马功臣给她们母女蒸了一布袋玉米窝头以供路上食用。

  (赵庆国搜集整理)


责任编辑: